在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分开的,姓是用来区分祖先的,氏是用来分别贵贱的,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姓,脱胎于母系社会,从字形就可以看出,每个部落都有一个女性祖先,姓就是这个部落的象征。中国八大古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均有女旁。后来进入父系社会,但不落的象征,姓,还是保留下来,如黄帝部落的姬姓。这些象征部落的姓在三皇五帝和夏商周时期不断演化,逐渐出现今天我们见到的姓氏。如黄帝的姬姓在周朝时期大肆分封,演化出周姓、吴姓、郑姓、王姓、鲁姓、曹姓、魏姓等411个姓,占全部504个姓氏的82%。炎帝的姜姓是吕姓、谢姓、齐姓、高姓、卢姓、崔姓等的重要起源之一。舜帝的姚氏演化出陈、王、胡、孙、虞、田、袁、车、陆等60多个姓氏。而传说中的火神祝融的后代以己、董、彭、秃、妘、曹、斟、芈为姓氏。这些演化出的姓氏百家姓讲解史姓,在先秦时代就称为氏。
太伯
随着部落的不断繁衍,许多部落的人越来越多,有一部分人就会前往别处,为了区分这些人,氏就诞生了。到了后来,命氏的方法就多了起来。如周文王的叔叔太伯,也是姬姓,但为了不影响周文王之父季历的统治,迁往今江苏一代,后来被封吴国,他的后代就以吴为氏,后来就演化为今天的吴姓,因此吴姓可以说是“姬姓吴氏”。除了像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以封地命氏之外,还有以官名命氏,如司徒、司马、司空等;以职业命氏,如陶、屠等;以居住地命氏,如西门、东郭、邱等;以先人的表字命氏,如林姓来自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以兄弟排行命氏,如伯、仲、叔、季、孟等。
春秋初期诸侯国
到了秦朝百家姓讲解史姓,秦始皇统一六国,《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从那以后,姓就是氏,氏就是姓,基本已没有区别。
本站声明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