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一篇文章(长治五凤楼:三座建筑都是国宝级 谁见过这么牛叉的斗拱!)中, 玉兰君带领大家欣赏了长治县南宋村玉皇观的沧桑美。本篇文章带领大家欣赏南宋村的古建筑孟家高楼。
长治县东南的南宋乡南宋村落于太行山西麓,上党盆地的南边,巍巍雄山脚下。历史悠久,相传商周时代就已经有人类在此居住,到战国时定村名为小窑村,后来改作大窑村。至秦汉时期,村中宋姓人口数量剧增,因村子位于古上党郡之南,便改名为南宋村。
随着村庄规模的不断扩大,日久而逐渐分成了两个村子,北面的便叫作北宋村了。这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但从字面上却不由得使人联想到那经济文化繁荣,却军事羸弱的两宋王朝。
南宋村面朝青山,有河水穿村而过,风景优美,古时曾有“小江南”的美誉。据史料记载,从西汉时起,南宋村以及周边村人就开始挖煤炼铁,一直到明清时,南宋及周边村庄几乎家家有铁炉,人人会打铁,南宋村成为荫城铁货市场的大后方之一,也造就了不少富商大户。
近年,南宋乡一带因为煤矿开采,着实繁荣了一阵子在入选第四批国家传统村落名单上,山西省长治县南宋乡南宋村榜上有名。
今天走进南宋村,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村北台地上一座敦实厚重的青砖高楼,给人坚若磐石的感觉。楼体总共有五层,通高达二十米,好似一尊顶天立地的金刚屹立在村庄旁边。
此楼由明末本村财主孟贞道修建,因此被称作“孟家高楼”,是原来孟家宅院的一部分。旧时楼前尚有两进四合院,这座高楼是宅子的最北端,取靠山之意,如今旧宅几乎毁灭干净,只有这座大楼幸存了下来。
这是现存经典的城堡式高楼——“避兵楼”。它既不同于普通民居,更不同于寺庙,是一种特殊历史状态下的特殊产物。像这样规模宏大设计周全的高楼建筑,绝非一般富户可比。历史上的孟家先商后仕,建造高楼选址就占了整个南宋村的风水气脉,也帮整个村子镇守住了气脉。因此,孟家高楼也成为惠及全村的风脉楼。
明朝末期,政治腐败已入膏肓,加之连年天灾人祸不断,外有后金破边入境,内有多地大旱,饥民流离失所,进而盗匪四起,流寇横行,局势混乱不堪。山西是受流寇扫荡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许多村庄和富户纷纷捐资筑起城寨堡墙以自卫,晋东南一带至今仍有不少那时创建的村堡留存。许多村堡中都筑有类似孟家高楼这样的堡垒式大楼南宋建筑风水,其内设有孟家高楼这样的堡垒式大楼,其内设有水井、碾子和磨盘,储存大量粮食。一旦流寇到来,先据堡墙抵抗;如若不敌,则退入楼内进行长期坚守。
这座孟家高楼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高20多米,有五层,东西长15米。下部修筑在坚固的石台基上,通体以青砖砌筑,砖楼部分总共有四层,南立面每层开三到五座门窗不等,东西两山墙和北侧只在三层以上设窗,更加利于防御。四层顶上建有面阔五间的悬山顶砖木大屋一座,前后设有垛口。远远看去,下宽上窄,呈梯形,敦实厚重,雄伟壮观南宋建筑风水,好似一座堡垒,气势惊人,堪称完美之构建。
孟家高楼顽强挺立数百年的秘密在于使用了铁钉和扒吊铁。
在孟家高楼的外墙,远看上面有一排排的黑点,近看才发现是数排铁钉。横竖按一定的间距分布,露出的钉帽呈菱形,里墙却不露出,“里墙不露钉,外墙像铆钉”,起着固楼作用。高大的楼房、独特的建筑风格、少见的铁钉巴墙,别有一番风采。
其实这座高楼不但具有堡垒般的防御能力,同时因其高大,还具有嘹望预警功能。登上楼顶,方圆几十里内的动静尽收眼底,一旦发现流寇来袭,村中可以早做准备。
高楼正面的门前地面,有一溜砂石台阶,上面间距整齐地布满一排婴儿拳头大小的石窝。这就是房檐水滴落砸出来的,水滴石穿的确证啊。可以佐证高楼建造的年代之久远,可以感受时间赋予水滴的力量。
现在孟家高楼一层内仍老乡居住使用,但主体结构已经相当残破。尽管近些年有所整修,可还是有不少窗子,依然黑洞洞空荡荡地冷眼望天。
孟家高楼似擎天柱,镇护着这块土地。如果说,玉皇观带给南宋村的是福气,那么这栋建筑带来的则是安全感。
参考资料:
《寻访山西古庙(晋东南、晋南篇)》,连达
本站声明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