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陵区的八座陵墓,你知道几个?
北宋皇陵区共有八座皇陵,还有众多的皇后陵、功臣陪葬墓,均分布在今河南省中部的巩义市芝田镇八陵村北至孝义镇的区域内,东西长约13公里,南北宽约12公里。东距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市)约122公里,西距北宋西京(今洛阳市)约55公里,是宋代东、西两京往来的必经之地。
陵区面貌
陵区虽然有八座陵墓,实际只有七位皇帝,其中一位陵主从未当过皇帝,他就是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毅。赵匡胤当了皇帝后追封他为宣祖。八陵南达芝田镇八陵村,北至孝义镇,总面积达156平方公里。八陵分布情况如下——
东南方西村陵区:宋宣祖赵弘毅的永安陵、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宋太宗赵光义的永熙陵。
西南方八陵陵区:宋神宗赵顼(xū)的永裕陵、宋哲宗赵煦的永泰陵。
东北方蔡庄陵区:宋真宗赵恒的永定陵。
北方孝义陵区:宋英宗赵曙的永厚陵、宋仁宗赵祯的永昭陵。
北宋的皇帝共有9位,但最后两位国亡被俘。赵徽宗赵佶受折磨而死南宋建筑风水,后葬于浙江绍兴的永佑陵。另一位是宋钦宗赵桓,连陵也没有,死后被金人以臣礼葬在巩义陵区外。
永定陵荒废神道旁边石刻
北宋陵选址于岗阜与平原的交界地带,地形东南高西北低。陵区东接青龙山,西抵回郭镇柏峪南岭,头枕黄河,足登嵩山;附近浅山区又盛产“岩棱温润,罕与为比”的上等石料,便就近取材建造陵墓和雕刻石像,是块难得的“高山为屏,大河为带”的风水宝地。
一般皇陵都在都城的近北郊,但北宋巩义陵区距东京200多里,为什么会这样安排?且是这种东南高西北低的奇怪地形?原来这其中有一个风水大秘密。
原来,都城开封地处豫东大平原,千里平川,地下水位偏高,不适宜建造大型陵墓。历史上,凡定都于洛阳王朝,陵区多远离都城,如后梁太祖朱全忠葬在伊阙县(今伊川县),后汉高祖刘知远葬在均州(今禹州市),后周太祖郭威、世宗柴荣葬在新郑县和管城县(今属新郑市),皆分布于开封以西区域。
更重要的原因,是出于风水上的考虑。
皇陵宫墙
北宋时风水同样很盛行,但术理与隋唐时明显不同,这时在葬制上信奉“五音姓利”说。所谓“五音姓利”,就是把人的姓氏分成宫、商、角(jué)、徵(zhǐ)、羽五音,再将五音分别与阴阳五行中的土、金、木、火、水对应,这样即可在地理上找到与其姓氏相应的最佳埋葬方位与时日。因此,丧葬择地选日时,若与之相合则阴阳相生,大吉大利,反之阴阳相克,主凶。
宋人王洙《地理新书》透露,北宋皇室赵姓属“角”音。而“东方木,其气生,其音角,其虫苍龙”,“角”音对应木行,木主东方,阳气在东,于阴阳地理上应是东高西下为最佳,南高北低亦好,即所谓“东高西下为之角地……南高北下为之徵地,角姓亦可居之”。如同时具备这两种地势,则必是西北低垂,东南仰高。
巩义的地貌正符合这种风水要求。用南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九)一书中的话来说就是——“永安诸陵南宋建筑风水,东南地穹,西北地垂,东南有山,西北无山,角音所利如此。”
本站声明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