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奇门遁甲以乙、丙、丁称为三奇;以休、生、伤、杜、景、死、惊、开称为八门,故名“奇门”。天干中“甲”最尊贵而不显露,六甲常隐藏于“戊、己、庚、辛、壬、癸”六仪之内,三奇、六仪分布九宫,而甲不独占一宫,故名“遁甲”。 在古代,民间流传只有帝王附近如军师、钦天监、国师等重要大臣才通晓奇门遁甲之术。此法后来被神化为一门法术,以至于一些小说将其描写为有“飞天遁地”之本领的法术。亦有人称之为帝王学。
历史
传说
据烟波钓叟歌中记载,奇门遁甲起源于传说时代,黄帝炎帝联军和蚩尤在涿鹿展开的一场大战,蚩尤身高七尺,铁头铜身,刀枪不入,能呼风唤雨并在战场上制造迷雾,使得炎黄联军陷入不利境地。黄帝于是向天祈祷,终于获得九天玄女给的河图洛书和彩凤衔来的太乙、六壬、遁甲之书,黄帝以此发明了指南车,逆转了战局,取得了胜利。黄帝令风后演绎天书,并最终演绎成三式之法:大六壬、太乙神数、奇门遁甲一千零八十局(阳遁、阴遁各五百四十局)。后来该术数为姜子牙所习得,由姜子牙删减为七十二局(阳遁、阴遁各三十六局),再经过姜子牙传给黄石公,再由黄石公传给张良,最终由张良将其精简为现今的一十八局(阳遁、阴遁各九局)。
史实
清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指出《史记・龟策传》中卫平替宋元王解梦之法为遁甲术,而近代严敦杰指出所用的方法应该是六壬。 东晋炼丹家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中记载“余少有入山之志,由此乃行学遁甲书,乃有六十馀卷,事不可卒精,故钞集其要,以为囊中立成,然不中以笔传”。但书中并无记载军事上的应用。 南北朝梁简文帝萧纲所写的《从军行》中有“三门应遁甲”,何丙郁认为这暗示遁甲与军事有关。 南北朝时期遁甲已经流行,《隋书・经籍志》中所记载的带有“遁甲”的书目数量超过五十,并且存在南北朝遁甲书的记载。 据《崇宁国子监算学令》记载,三式为北宋司天台学生的考察科目。
发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奇门遁甲被认为是以易经、八卦为基础,结合星相历法、天文地理、八门九星、阴阳五行、三奇六仪等要素的一门学问。据称姜子牙、范蠡、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人都曾使用过奇门遁甲。 奇门遁甲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国事、兵法方面。在21世纪已被用于商业发展、市场经营、管理等方面。
含义
“奇门遁甲”的含义是由“奇”“门”“遁甲”三个概念组成。
奇
“奇”就是乙(日奇)、 丙(月奇)、丁(星奇)三奇。
门
门依据排宫法(转盘)与飞宫法(飞盘)的不同有八门和九门的区别。其中排宫法较为常见。
排宫法
八门: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对应八神。 其中开、休、生为三吉门,死、惊、伤为三凶门,杜门、景门为二中平门。
飞宫法
比排宫法多出一门,为中门。对应九神。 九门:休、死、伤、杜、中、开、惊、生、景。 其中开、休、生为三吉门,死、惊、伤为三凶门,杜门、景门、中门为三中平门。
遁甲
“遁”即隐藏,“甲”指六甲(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甲”为十干至尊,藏而不现,常隐遁于六仪(戊、己、庚、辛、壬、癸)之下。 隐遁原则是甲子同六戊奇门遁甲三才局法,甲戌同六己,甲申同六庚,甲午同六辛,甲辰同六壬,甲寅同六癸。另外配合居地盘的八卦方位(干、坎、艮、震、巽、离、坤、兑),居天盘之九星(天蓬、天任、天冲、天辅、天英、天芮、天柱、天心、天禽),居神盘之八神(排宫法:值符、螣蛇、太阴、六合、白虎/勾陈、玄武/朱雀、九地、九天)或九神(飞宫法:值符、螣蛇、太阴、六合、太常、白虎/勾陈、玄武/朱雀、九地、九天)。
占测
奇门遁的占测主要分为天,人,地三盘,象征三才。 天盘的九宫有九星;中盘的八门(排宫法中门寄二宫)/九门(飞宫法)布八门/九门;地盘的八宫代表八个方位,静止不动。 天盘在地盘上,每宫都分配着特定的奇(乙,丙,丁)仪(戊,己,庚,辛,壬,癸)。再根据具体时日,以六仪、三奇、八门(九门)、九星排局以及特殊的奇门遁甲格局,来占测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在人事关系方面选择吉时吉方。
文学
三国演义
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回中涉及了奇门遁甲的内容。其中诸葛亮、左慈等人均会奇门遁甲一类的法术。其中历史上左慈之弟子郑隐为东晋炼丹家葛洪之师。 第三十六回中,徐庶破了曹仁所设下的八门金锁阵,曹仁军败。 第四十九回中,诸葛亮对周瑜说自己“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并以法术借来东风,使得火攻得以顺利实施。 第六十八回中,左慈亦曾“得天书三卷,名曰《遁甲天书》”,并用幻术戏弄了曹操。
水浒传
在一百二十回《水浒传》第四十二回中宋江亦曾得到了九天玄女给的三卷天书。
文献
《阴符经》:有人将《阴符经》视为遁甲神经。 烟波钓叟歌:托名赵普所做奇门遁甲三才局法,实为明罗通删改北宋时歌谣而来。
何丙郁:〈从科学史观点试谈奇门遁甲〉。
本站声明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