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本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 当代社会 > 正文

    中图分类:佛教理论社会价值和谐(2011)*

    2023-10-20 17:02 标签: 佛教 众生平等 文化 众生

    中图分类号:B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2-0215-01

    摘要:佛教对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秩序,进化社会风气,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从人与自然,社会风尚,人际关系,犯罪预防四个方面出发,阐述了佛教理论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佛教理论 社会价值 和谐

    一、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哲学价值观念集中在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论证之上。其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它恰恰是当前自然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佛教由对生命的关切必然及于对生命所依存居住的环境的关切,从而在佛教中形成了“缘起性空”的生命观、“众生平等”的平等观、“超越有无(空)、一异、苦乐、爱憎等二边之极端、偏执,而不偏于任何一方”的中道观等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1.佛教缘起观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

    缘起是佛教对宇宙人生的根本看法,是佛教理论的基本观念,也是佛教思想体系的哲学基础。“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人生佛教在当代社会,此灭故彼灭。”“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世间万法皆由因缘聚集而生起,也由因缘离散。缘起观从空间上表现一种有无状态,从时间上展现出一种生灭过程。佛教认为,人和其他众生的自体及其所依止的国土是有漏善恶业力所感生的,而佛及其所依止的佛土是无漏善业力所感生的。这就说明了人、牲畜、生物和草木土石、山河大地等都是一母同胞,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的一个整体,所谓依正不二。所以佛教教导人们要自净其意,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不杀生命。同时,佛教也教导我们要借助“缘起性空”、“诸法无我”的思想,对治我执,限制贪欲,转变“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树立爱护自然与保护自然的意识。

    2.佛教平等观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

    佛教善言“众生平等”,即是说因缘和合而生的万物在本质上是平等的,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有情众生之间的平等,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之间的平等。所有的生命以不同的形式正在六道中轮回流转,众生皆有佛性,不仅如此,无情器界亦也同样具有佛性,有成佛的可能。佛教的平等是一种彻底的平等,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平等,佛教把这种平等推及到所有的存在。

    二、树立良好社会风尚

    佛教树立的慈悲观,有助于人类确立理想的人生价值取向。发菩提心是大乘佛教所树立的人生观、幸福观的精神内核。“诸佛如来以大慈大悲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慈是予人欢乐,悲是拔人痛苦,所谓拔苦予乐。人类生存主要在人与人之间你来我往,如何对待处理人与人相互的矛盾关系,这是人类生死存亡的大事。然而,人类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却以牺牲别人的利益,作为延续生命的手段;更可怕的是,一旦它作为群体意识而存在,那世界就干戈纷扰、生灵涂炭――且罪恶亦互为因缘,恶性循环,轮回不息。基于此,佛教首先针对人类的心灵深处或说是为了剔除邪恶之潜意识,随机说教。大慈大悲作为伦理实践施行之前,首先要作为意念,作为美好的业力种子根值在人类的心灵深处。

    三、构建和谐社会

    1.以慈悲化解人与人的之间的冷漠、重燃温情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给社会带来繁荣和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许多人把金钱和财富看成人生价值的衡量尺度,人际冷漠、理想沉沦、物欲膨胀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生活态度。很多人的心理指向和行为选择走向了极端功利化。佛经上云“见病者、老者、贫穷者、残疾者、乃至负命之者,当起同体大悲、资其所欲,而行布施”,“或布施自己的财物,救济帮助他人,或以柔软的言语,免其怖畏,与人快乐,或为人说种种法义,增长其智慧,令人生悟。诸布施中,以法布施,最为殊胜”。这种精神有助于引导人们从自我的狭隘空间中走出来,正确对待物欲,摆脱各种困扰,安顿自我并提升自己,从而在心灵深处培育一种公平、公正、健康的心态,树立一种善良、理智、从容的生活态度人生佛教在当代社会,培养一种能够适度克制欲望,充分发挥爱心的道德情操,化解人间冷漠。

    2.劝世行孝、赋予孝道以信仰的力量

    如今家庭问题日益突出,家庭暴力,遗弃父母等社会现象时有发生。佛教孝亲观讲究尊孝父母、知恩图报。信守佛教孝道,有利于形成尊老爱幼、其乐融融、幸福和睦的家庭。佛教在弘扬人生的精神解脱法门的同时,自始至终担负着醒世助化、劝善化俗的伦理使命、佛教孝道思想不仅认可俗世的孝道思想,而且还以其地域观念、轮回观念、善恶果报观念等佛教理论观念来强化人们弃恶从善、积善成德的道德信念,加强了孝道意识和孝道行为的自觉性和自律性。

    四、预防犯罪

    1.佛教理论对侵害人身权利犯罪的预防

    首先佛教在平等的理念基础上,认为在宇宙生态大环流中,一切众生都可能曾经是我们的亲人,所以我们应怀着平等的心态,报恩的情愫给予众生快乐,拔除众生的痛苦。慈悲要求对众生怀有平等、深切、真诚的关怀和爱护。此外,佛教理论要求人要有“感同身受”的能力,自己不愿被人伤害,进而能推己及人对他人的感受感同身受,同情他人保护生命。其次,在行为方面,佛教理论的“五戒”中的第一戒便是不杀生。佛教理论“十善”中的“不嗔恚”即指对他人不起忿恨、恼怒之心。“嗔恚”往往导致人产生无名怒火,失去理智进而会产生过激的暴力行为。奉行“不嗔恚”这一善就能化解人与人之间许多不必要的矛盾,减少社会上的纷争,从而减少侵害人身权利的犯罪。最后,从结果上,杀人被佛教认为是一种严重的恶,即犯罪。这是违背了佛教的伦理原则和戒律规定的,将不会得到解脱,得到报应,在六道轮回中会堕为畜生,甚至喜爱十八层地狱。

    2.佛教理论对侵犯财产权类犯罪的预防

    佛教理论首先强调财产来源的正当性。佛教“八正道”中的“正命”即远离一切不正当的职业和谋生方式,这就要求在取得财产时,应用正当的手段来获取,只有通过勤劳、智慧获得的财富,我们才能心安理得地享用,不必有任何后顾之忧。其次,在对财产的使用上强调要合理适度使用。佛教理论的一大特征就是其克己性,佛教认为通过苦行才能修成正果,要求信徒奉行简朴的生活原则,对享乐主义坚决反对。另外,强调对财富不能有贪婪之心。如果我们贪婪财产,那么没钱时我们就会因贫困而烦恼,有钱时又会因为担心财产失去而烦恼。当我们真正认清财富的实质,了解财富的无常不定,将财富视为身外之物时,我们就不会被它伤害。

    五、小结

    佛教理论博大精深,其中的道理与启示如果不潜心学习研究,就不能很好的领悟。中国佛教理论在现代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它的去恶行善,平等慈悲,自利利他的伦理原则及“五戒”、“十善”、“六度”、“四摄”、“八正道”等伦理规范对于塑造有道德守法制的现代公民及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风貌都是有其作用的。

    本站声明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学习参考。

    相关文章
    当代国际社会--2021届高三政治二轮复

    当代国际社会--2021届高三政治二轮复

    当代国际社会--2021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主观题专练本题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国提出“双循环”战略格局为材料,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
    有多种因素导致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

    有多种因素导致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

    有多种因素导致当下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大学生由于所学专业和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就业观念的滞后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总之,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
    2017年清华大学创业硕士考研冲刺辅导班

    2017年清华大学创业硕士考研冲刺辅导班

    要激发更多的大学生创业,大学营造一种创业文化很重要。要激发更多的大学生创业,加强创业实践教学是重要基础。20”创业青年人项目,鼓励大学生退学创业。更多大学生创业,需要给学生提供创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