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本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周易 > 周易哲学 > 正文

    易经政治智慧概览:基于《易经》哲学

    2024-03-04 11:06 标签: 政治 易经 文化 国学

    《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讲第二讲,易经政治智慧概览。上节课我们讲到易经为五经之原,本课程系列就是基于《易经》哲学,从《易经》对文化的界定出发,来阐述《易经》的政治智慧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展开。依据我们的研究,对本课程做这样一个逻辑界定:“文”,从易经出发,许慎按照《易》道的逻辑,定义为以类象形,反映的是物像之本,由此创造了象形字,也由此演化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而“文”对物像之本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只反映其本身事实上,而是要界定并引导人类在时空关系中的位置,在易经里叫时空,就是哲学中的本体论和基于本体出发的认识论,从而来定位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价值,在易经里叫利他,就是哲学中的价值观、伦理观,所以有了“文以载道”的说法。正如曹丕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通过记载和传播,能够形成制度化的东西周易中的政治哲学道客巴巴,让后来的人能够掌握规律,使用规律,“文”具有了典章制度和文教的意涵,易经里叫易简,我们笼统的称为简化,类似于哲学里的方法论。因此我们界定研究《易经》政治智慧的逻辑,就是《易经》确立的时空、利他、简化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逻辑。

    笼统的说,《易经》确立的文化发展理路就是:通过研究整个宇宙的利他的发展规律,简化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简化为每个人都可以掌握的规律,然后制度化传播并调动大多数人起来效仿宇宙的利他规律,形成好的社会和好的生活,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和平共处和可持续发展。我把这个逻辑简称为理解《易经》政治智慧的三把钥匙,掌握了这三把钥匙,就基本上掌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将在下面的章节里具体阐述这三把钥匙,并通过对先秦诸子及其经典著作中的政治哲学思想进行阐述,来印证这三把钥匙的逻辑在各家政治思想中的展开。各派政治思想家基本是以这个逻辑为基础,或多或少的论述了人的本性或本质,国家的起源和基础周易中的政治哲学道客巴巴,社会经济制度的原理,道德或价值取向的根据,公平或正义的本质,以及人类良好的政治制度和良善的生活方式等政治哲学相关的基本问题。其实通观一部《二十四史》,我们基本可以发现这样的规律:哪个朝代能够制定一个激励大多数人(时空)的创造性(利他)的制度(简化),哪个朝代就国祚长久,其基本的表现就是明君贤相,放权让利,藏富于民,反面则是昏君奸臣,争权夺利,攫取利益,民生凋敝,国祚衰落。

    周易中的政治哲学道客巴巴_周易中的政治哲学道客巴巴_周易中的政治哲学道客巴巴

    《易经》哲学首先是治国理政的哲学。明代张居正在《答胡剑西太史》信中说:“弟甚喜杨诚斋《易传》,窃以为六经所载,无非格言,至圣人涉世妙用,全在此书。自起居言动之微,至经纶天下之大,无一事不有微权妙用,无一事不可至命穷神,乃其妙即白首不能殚也,即圣人不能尽也,诚得一二,亦可以超世拔俗矣。”(《张太岳集》卷三十五)

    张居正认为其他经书都是在讲格言,真正有用的,只有《易经》。小到生活起居,大到治国平天下,无一事不有微机妙用,无一事不可至命穷身,恐怕穷尽你一生也很能把《易经》全部搞透,能得到其中一两点就可以超世拔俗了。

    宁波大学红鹰学院阳明讲堂主持人吴廷玉也认为:“易经是中国文化最为清澈的源头活水,也是中国文化的制高点。虽然它很深奥,但一旦爬上顶峰,理解了《易经》,那么回头再领略中国文化的风景,就很轻松了。”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在《周易外传》中指出,政治的时空目标任务在于解决生民的生活,通过推天道明人事,来致力于建设好的生活,致力于实现人类社会中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王夫之具体阐发了政治活动中“智统四德”的政治理性,强调了“智”在传统五德“仁义礼智信”中对于其他“四德”的统领作用,这个智接近于王阳明说的“致良知”,具有良知的“智”,就能“道侔于天”,也就是政治活动与民众的社会生活规律相一致,就能“德均于地”,也就是能够使政治的功效惠及大时空上的百姓,人人共享出彩的机会。

    在政治伦理上,他强调了“大公于百姓”,强调“以百姓心为心”的“无心”的利他追求;在治国方略方面,他强调“依人建极”的政治制度设计和政治合法性追求,只有体现“乾坤之全”的道或者政治设计,才足以成为合理政治的“中和之极”,也就是说,只有人民才是社会历史生活的主体,政治制度设计必须基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而总结,而不是从先验的天理或者天意出发,所以只能“有其道者有其位”,凸显出正确的政治理论的时空规范意义。

    王夫之认为《易经》提供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和客观规律相一致的公式,所以圣人君子的责任是用易经智慧教化百姓,“圣人所以扶人而成其能者也”,所以“群龙皆有首出之能,而无专一之主”,在当时的时代下,王夫之能提出对“专一之主”独断的质疑,体现了《周易》的朴素的“民主”意识和德均天地的责任分配理念。中国从古至今的政治文明发展历程中,从周朝分封制下的世卿制,到秦汉以下两千多年郡县制下的士大夫政治,到现代的政党政治,政治精英阶层或者说士大夫阶层及其文化价值理念一直是一脉相承。

    有着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政治品格,这也是人类学家张光直所说的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未断裂的原生道路文明的特质及其原因所在,这和《易经》确立的政治哲学是有直接关系的,这也正是我们可以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所以《易经》作为群经之首,许慎依据《易经》逻辑创作了《说文解字》,将“文”定义为“物象之本”,使得“文”成为了宇宙规律的反映,形成了中国“天人合一”的文化,下一讲我们将具体解释《易经》对“文化”的本质和内涵的界定。

    本站声明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学习参考。

    相关文章
    要想实现天人合一,我们先要学会尊重自然、

    要想实现天人合一,我们先要学会尊重自然、

    《周易哲理与天人合一的追求》其中,《周易》作为一部神秘的古典著作,诠释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精髓,引导我们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只有领悟周易哲理,我们才能把握世间规律,顺应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总之,《周...
    <strong>《周易》对我们的人生启示,不骄不躁</strong>

    《周易》对我们的人生启示,不骄不躁

    《周易》的形成时期大约在西周初年,是人类文明产生的经典,孕育着深邃的哲学原理和思维方法,历来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历来被称之为“大道之源”,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石、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更是中国...
    易文化传统:天人合一的天人关系论

    易文化传统:天人合一的天人关系论

    这就是易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的易文化传统是在一系列的否定中积淀下来的肯定。直到明末,自然科学哲学的创立者、启蒙主义思想家方以智才正确地提出了“道寓于艺”的道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