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东乡下应街道史家码村祠堂
鄞州东乡下应街道史家码村的时候,正是春光明媚好时节,沿途一派田园风光。一条小河把村子分成两半,于是就有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村落里最吸引人注意的不是碧波百家姓祠堂有史氏吗图片,不是垂柳,而是田野里无边的油菜花,开得那么绚烂,凝住了春风的脚步,留住了游人的目光。
祖德留遗惟忠与孝,
孙谋绍述非读即耕。
这是刻在史家码村史氏宗祠《八行堂》戏台两旁的石柱对联。
史家码,原名“史家墓”,位于鄞东水网地带,村中河道纵横贯通,有好多便于乘船的埠头,故俗称为史家码。流经村中的前塘河东通东钱湖,西通宁波城。
南宋初期起,由于四明史氏从浙西溧阳迁明州后,“一门三宰相,四世二封王”,地位显赫,家族范围迅速扩展。
然而经查考《鄞东史家码史氏家谱》,史家码史氏始祖史翰为四明史氏迁鄞始祖史惟则的孙子,史翰父史成,长子史简,次子史翰。史简生于北宋景v二年(1035年),死于嘉佑二年(1056年)仅21岁。史翰隐居鄞东,即今史家码村,生卒不详。其子孙在此繁衍,亦耕亦读,在这方圆十余里的水乡平川中,也算得上有名气的大村,特别以史简的遗腹子,被宋徽宗封赠“八行先生”的先祖史诏,成为家族祠堂的堂号“八行堂”。这座祠堂是浙东四明史氏规模最大、建筑最华丽的宗祠,祠堂中的戏台当然不同凡响。
自宋代,史家码史氏沿自东向西的前塘河两岸建宅,分为上宅、中宅、下宅三个支派,至今传承千年。今村中340户800余口,大多姓史。
史氏宗祠的前身应是史氏家庙,当时规模已不可考。在明代改建的祠堂位于村东塘河北岸,三面田野,南墙朝河,祠堂占地近千平方米,宽20米,深45米,在清代嘉庆初年(1796年)、光绪庚寅(1890年)、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曾进行修缮和改建。从2005年起,村中史氏后人捐资70余万元,里外修缮,特别是由史氏后裔企业家史利英出资12万元,修复了残破的戏台,使村中恢宏的古建筑群焕发光彩。
史氏宗祠由四面高墙围护的二进二厢二明堂一戏台组成。东墙兼作隐壁,高达6米,宽20米,刻“崇墉兀峙”四字。前明堂中心立一对稻桶式旗杆,南北墙开对称的两个圆洞门,洞门的额书:竹苞、松茂、涵光、纳景。圆洞兼作头门。仪门五开间,开三道门,书有“支分溧土家声远,派衍明州世泽长”。檐廊顶卷棚五组,檐枋、撑拱、月梁全部贴金漆朱豪华无比。
从金碧辉煌的仪门进入中庭,宽敞的明堂中心,一座歇山式亭顶下的古戏台,已恢复当年旧貌,戏台顶部修复的娥罗顶贴金漆朱,16条经线盘旋结顶于中心穹窿顶铜镜。戏台宽5米,深5.1米,高1.7米,三面围“一根藤”美人靠栏杆,石柱上部饰有朱金木雕倒挂狮,方型柱础雕刻精巧。石柱上刻着费人深思的戏台联:
莫作等闲观在彼在己设身处地,
每当休暇日即此即可论世知人。
挂在戏台内外的金字匾额刻“视其所以”、“五世衍芳”。
正对戏台的祖堂中心,挂清代雕刻的“八行堂”三个大字。“八行”即四明史氏第四代史诏,由于身体力行奉行宋徽宗提出的“孝友、睦姻、任恤、中和”,获得宋徽宗诏书,封为“八行先生”。自此,“八行”就作为四明史氏的堂号。祖堂高大宽敞,悬有四明史氏历祖的画像和十余块匾额,如“越国名宗”、“众泽延绵”,气氛庄严而热烈。还有“一门三宰相辅弼江山,四世二封王理政安邦”等柱联。众多的匾额柱联都与四明史氏的荣耀史迹有关。
陪同我们考察的村老年协会史后富、史才福先生介绍,祠堂修缮前十分破落,野草丛生,几乎有一人多高,冷不防还会窜出来一只野兔,等到大家反应过来,又没入荒草中。几十年前,祠堂边还办过学堂,他们也在这里读过书,一放学,就会跑到戏台边上玩,所以对这里颇有感情。戏台修好后,三年之内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做戏,以后都在下半年做戏。昔年曾有叶翠珍、韩鹏飞、毛佩卿等名角到祠堂做过戏百家姓祠堂有史氏吗图片,但现在城内的戏班子要求灯光、布景和音响,因此,老戏台只能做一些不用布景的折子戏了。
本站声明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