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本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 战争历史 > 正文

    《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选择性必修

    2023-08-18 15:02 标签: 奴隶 备考 司马迁 局面 高考

    秦汉战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_秦汉之争时间_秦汉战争历史

    【编者按】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历史学科备考复习任务重,时间紧,内容多。共有五本教材需要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以及地方课程(乡土历史),如此多的教学内容,对于受新冠疫情影响的2023年高三备考的师生无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高考的临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效果,广大高三历史教师都在思考和探索,编者认为:新教材的高考备考要摒弃“穿新鞋,走老路”,应该紧跟时代潮流,精准施策。备考要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内容的统领下,以课标为抓手,着力“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中心,紧紧围绕”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要求)来组织教学,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开展深度学习。克服”背多分“和”机械刷题“的弊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走出一条既适合自己教学特色,又符合”核心素养立意“的备考之路,让学生在高考备考中思维品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提升,能够使他们终生受用,并能够带给他们成功的人生。

    下面根据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结合往年高考命题的特点,根据本人的备考复习理解,特推出高考专题巩固提升的重点视角问题,供2023年复习备考的广大考生参考学习,以期达到理想的备考效果。

    【高考备考】统编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专题巩固提升 ——专题一先秦至秦汉:中华文明起源到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视角1历史线索——古代奴隶社会的发展与演化

    【知识点拨】

    (1)形成时期——夏朝:夏朝初步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我国进入阶级社会。

    (2)发展时期——商朝:商朝疆域扩大,奴隶制国家机器进一步加强,社会经济繁荣,农业、畜牧业获得初步发展,青铜器制造业成就突出,形成了成熟的文字——甲骨文。

    (3)繁荣时期——西周:西周建立了完整的统治体系,分封制和井田制是西周政治、经济制度成熟的标志。农业、手工业都取得很高的成就,奴隶社会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

    (4)瓦解时期——春秋: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中国奴隶社会瓦解。

    【对点训练】 文化是以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各方面发展的。西周以前的文明,还是限于一个小区域之内,东周时则以各强国和文化发达的地方为多。这反映当时()

    A.文化的扩张与认同

    B.国家的统一

    C.分封制的盛行

    D.民族的隔阂

    答案A解析“西周以前的文明,还是限于一个小区域之内,东周时则以各强国和文化发达的地方为多”说明强国为中心的文化既是政治的臣服,也是文化的认同,故选A项;东周时期行政上并没有严格的统一,呈现四分五裂的状态,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分封制问题,排除C项;“周时则以各强国和文化发达的地方为多”这里的中心更多地体现了实力,而非民族区别,排除D项。

    视角2阶段特征——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

    【知识点拨】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立的社会大变革和转型时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1)经济上

    ①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生产力迅速发展。

    ②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2)政治上

    ①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秦汉战争历史,分封制和宗法制、礼乐制度不断遭到破坏,奴隶主贵族逐渐没落。

    ②社会阶级关系变化,出现了新兴地主和自耕农等阶层。

    ③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强化地主阶级专政。

    ④富国强兵的改革变法运动风起云涌,成为时代潮流。

    (3)军事上:诸侯之间争霸兼并战争频繁,战乱不断,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4)思想上:私学兴起,学派众多,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法家学说成为改革的思想武器。

    【对点训练】 春秋战国时期,“礼法之争”成为儒家和法家争论的核心问题。“表面上势同水火,两不相容,然而,实际上二者是对立中又相互统一的矛盾体”。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A.“礼”与“法”是不同的治国策略,有本质不同

    B.儒家与法家在当时已经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

    C.“礼”与“法”都是稳定社会秩序的手段,本质相同

    D.“法”继承了“礼”的规范性但又突破了其保守性

    答案D解析据材料“实际上二者是对立中又相互统一的矛盾体”,可知法是对礼的继承和发展,故选D项;礼和法的本质都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排除A项;礼法只可能相互借鉴,不可能融合,排除B项;材料强调礼法的对立统一,而不是强调两者的共同点,排除C项。

    视角3规律趋势——先秦至秦汉政治制度的演变

    【知识点拨】

    (1)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2)商朝:在国家管理上实行内外服制。

    (3)西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形成等级制、礼乐制。

    (4)战国:各国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郡县官僚制;什伍连坐制。

    (5)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6)西汉:郡县与分封并行体制、刺史制、设立中朝、察举制。

    (7)东汉:台阁制。

    【对点训练】 东汉中后期,皇帝早卒者较多,嗣君年幼,外戚得以擅权;至嗣君成年,则依靠亲信宦官剪除外戚势力秦汉战争历史,宦官专权局面随之而起,由此,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出现。这主要是由于()

    A.君主专制体制得到加强

    B.外朝官僚机构作用弱化

    C.君主软弱权臣有机可乘

    D.豪强大族左右政治局势

    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嗣君年幼,外戚得以擅权”“至嗣君成年,则依靠亲信宦官剪除外戚势力,宦官专权局面随之而起”可知,外戚和宦官专权,本质上都是依附于高度集中的专制皇权,故选A项。

    视角4素养提升——从“家国情怀”角度感悟司马迁的历史担当

    【知识点拨】 司马迁是我国史学史上的一位杰出奠基人,《史记》是一部杰出不朽的经典历史巨著。以历史的视野评说:司马迁的史学成就和《史记》的历史价值,无疑堪称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司马迁作《史记》体现了其强烈的历史使命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种精神是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举。

    【对点训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父亲是史官。司马迁从小受到家庭熏陶,爱好文史,年轻时去各地寻访了许多名胜古迹。父亲死后,他继承父业做了史官,利用国家藏书处,阅读了大量书籍。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努力,司马迁终于编成《史记》一书。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作为一个史学家应具有的素质。

    (2)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

    答案(1)素质:勤奋学习,博览古今书籍;不怕困难,多参加社会实践;不畏权贵,敢于秉笔直书等。

    (2)感悟:胸怀大志,严谨治学,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等。

    西南大学临高实验中学王鹏​

    本站声明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学习参考。

    相关文章
    秋收起义: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重要

    秋收起义: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重要

    中国人民革命史开始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历史已经证明,有了井冈山会师,才有巩固的井冈山根据地,甚至可以说,才有光辉的井冈山时代。历史转折——长征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最危机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
    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及其阶段特点

    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及其阶段特点

    一、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所以,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在第三阶段,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日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
    2021 年 11 月 11 日,党的十

    2021 年 11 月 11 日,党的十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我们党对百年党史的完整准确的历史大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