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看到公众号《正面连接》有一篇文章--《不可控的世界里,我们还相信的事》,作者是于友嘤。
看过此文,随即想到近期业余时间深入研究的心理学领域,随即写下这篇文章。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写了一种社会现象,就是占卜与算命。其实该现象不仅早已存在于中国,流传至今,绝大多数国人其实都此都有兴趣,或者感觉神秘。西方亦不例外,西方的星座、占星及塔罗,以及魔法,也都是此类。我们可以这些称之为神秘学范畴。其心理动机就是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确定性。得到一丝心灵安慰。
我本人小时候喜欢各种感兴趣的事情,拜访过很多接头卖艺的耍杂技、耍猴的、唱戏的,摆摊算卦的民间艺人,也琢磨过紫薇斗数、梅花易数及八字命理,但都是作为兴趣大致了解下而已。
但我感觉到,这种神秘学不仅是一种想对不确定心存焦虑的预测,也是一种对自身处境的合理阐释。具有心灵的自我慰藉作用。
为何复旦大学哲学教授王德峰推崇子平术,为何《王阳明》的作者说信命更好?
其实,从心里层面讲,神秘学具有一定的意义。
下面谈两则也许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
故事一:三个书生进京赶考,路遇一算命先生。三人占卜,求问,前程如何?算命先生伸出一个指头,笑而不答。说天机不可泄露。三人离去后,旁人求解。先生说,这一个指头代表三种结果,其一,只有一个考上 其二,一个考不上 其三,只有一个考不上。
故事二,一个亿万富翁破产,心灰意冷。蓬头垢面,拿着一瓶酒来到海边,想喝完酒后跳海自尽。偶然看到沙滩上有个算命先生。心说,我马上就要跳海了,找他算下,看他能不能算的出来。于是,走上前去问先生,先生你看我未来命运如何?
先生一看,眼前之人,面容憔悴,蓬头垢面,满嘴酒气。一定是个破落的流浪汉,还用算吗?但是,先生嘴里却说,你将来一定会大富大贵,只不过目前暂时身陷困境。
这个人听后,打消了自尽念头。经过多年奋斗,东山再起。来找这个如此神准的先生,先生对他说,我当时看到你那个样子,想到你肯定有啥悲观的想法,于是就编了一个谎周易占卜算多了还准吗,没想到你信了,还真的实现了我的这个美丽谎言。
一、文章原文部分摘录
原文摘录如下:
电影《降临》里说,语言塑造思维方式。在神秘学的世界里,人们使用着一种非日常的语言,拥有一些浪漫化的思维方式,过着一种不太现实的生活。我和这个世界里的年轻人聊了聊,同时我也借这个机会,观察我自己的生活——用一位朋友的话来说,软塌塌的、面粉团一样的生活。写稿的过程漫长而痛苦,写到后来,我越来越发现这篇文章其实关于当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关于我们在令人沮丧的当下,是如何活着。
最近几年,我身边的圈子里,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星盘塔罗为工具,为自己的个性、运势和命运作注。
作为从小接受唯物主义教育,有一定学历、理论背景,也不缺乏谋生手段的年轻人们,他们接触乃至喜爱神秘学的原因与老一辈所谓的“封建迷信”多少会有所不同。
我想他们会带来一些新的视角,比如,有人将星盘视作一种“自我观察小道具”,有人觉得占卜的本质不过是阐释,有人将占星塔罗咨询视作一种“新型心理咨询媒介”。“神秘学本质上就是叙事学。”有一阵,我热衷这么对外宣称。但恰恰是这种叙事令我沉迷其中。那些“碰巧”“准了”里有一种微小的戏剧性,而这种微小的戏剧性带来的微小快感,像电流穿过皮肤。
2017年,我读大二,第一次接触到塔罗牌。那时会算塔罗还是件很时髦的事,室友贝拉把她收藏多年的塔罗牌专门从家里寄过来,给整个宿舍算命。她不仅研究塔罗、星盘,还读各种有关巫术、魔法的理论书籍以及文学作品。受她的影响,我们整个宿舍都掀起一股神秘主义的风潮。我的本科学姐华盈,大学时开始参加一位占星老师组织的定期聚会,讨论占星、身心灵相关的各种话题。2016年,她去剑桥读性别研究方向的硕士,著名的伦敦占星学院离得不远,每周她都会抽出一天,坐三四十分钟火车去伦敦占星学院听课。华盈说:“我这个人就比较偏浪漫,不管神秘学是不是真实存在的,但是有了它会让你的人生变得更有意思。反正人生就是这样,我们出生,经历一些事情,然后再死亡,在这个过程中加入一些别的东西,会让它更好玩一些。”
神秘学就是她往生活里加入的东西,计算机也是,归园田居也是。往生活里加入神秘学,与在生活里加入酒精,尼古丁,纹身周易占卜算多了还准吗,小说,加入恋爱体验,似乎也没什么不同。
希雅是我的高中班花,漂亮动人,又沉默寡言,一心想去法国学电影。最近一段时间,她一直在朋友圈发广告给人算塔罗。她有很类似的表述:“我希望人生是一场戏剧,而不是彻底的现实。神秘学里有一种轻巧的叙事性,轻巧的戏剧化。”
一位同事给我介绍了一个访谈对象,一位神秘学从业者。他叫利琦,40岁,圆脸圆眼镜,文质彬彬。2020年开始,他全职写占星公众号,每周更新星座运势,再通过公众号引流,做一对一咨询。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接过1000多个占星咨询案例。
“移民的,留学的,抑郁的,帮父母看病的,带孩子的,处理婆媳矛盾的,被老公逼成神经病的,什么样的人都有。”来做占星咨询的人是一座田野调查的素材宝库。我和利琦聊了两个多小时,听他讲了许多当代都市人的道德故事。
做占星咨询,其实更像一种心理咨询,利琦并不是第一个意识到这件事的从业者。但最开始,他并没有多少给人做心理咨询的经验,不知道第一条原则就是“不做评判”。
还有的人只是需要一个说话的地方。一个重庆女人,从孩子的学业聊到老公小时候的故事,又聊到她和婆婆的相处,咨询开始了半个多小时,利琦一直没能开始讲解星盘。
男人在出轨,女人在算命。那男人都来算什么呢?利琦说:来占星的男性,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话少,直来直去,只问事,多余的背景信息一句也不提。有的人甚至就问:我学位证、毕业证找不着了,你告诉我在哪。另一类男生喜欢问宏观的东西:未来十年二十年,每一年给我讲一下。
我还访谈了另外几位从业者。算塔罗的客户中年轻人居多,其中算感情问题的比例达到90%以上。算风水命理的主要是“准中产阶级”,他们走到人生的中间点,喜欢问时间规划,即我应该把人生的时间花在哪里:这个项目值不值得我去投资,我要不要跳槽,要不要换城市发展,要不要行业转型,即便问感情,也是“这个人值不值得我去投入精力?”
总的来说,这座素材宝库再丰富,也是有限的。人们感兴趣的话题,莫过于感情、事业、钱财三大块。
不得不说,离开身边的群体之后,我对所谓更大的世界充满失望。人们在意的事如此功利,如此中产。疫情三年了,难道没有人关心一些更重要的问题吗?还是说这些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早已不需要借助占卜,人们闭着眼睛就能说出答案。
一个访谈对象加入过一个业余小算命师的交流群,最近一段时间因为经济形势不好,就业难、失业增多,客户关心的主要问题从情感类转变为事业类。但在他们的算命师交流群里,应对这类问题有一套统一话术,叫作:“静观其变”。
她或许代表了相信神秘学的最大多数年轻人:既懒得研究其中深奥的原理,也不创造一些特别的视角来自我包装,只是单纯需要一个做决定的依据。
互联网神秘学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龙女塔罗、陶白白、白桃星座、Alex是大叔,这批知名博主up主,汇成小白生活里的信息洪流。她有一个五六个人的姐妹群,每周到了某位博主的更新时间,就有人掐着点把本周运势转进群里,“好像一种固定的仪式”。
我虽然研究,却并不将自己的生活百分百构筑在神秘学对指导之上。我没想到真的有人靠神秘学全方位地指导自己的生活。
生活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小白都会通过算命来决定走向——星座运势、线上抽签、抛硬币、闲鱼占卜师。高考选志愿,考会计职称,与恋人表白或分手,乃至要不要与某人成为更深一步的知交好友,她全都要依靠算命才能做出决定。传统塔罗认为人在短期内不能重复占算同一件事,否则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小白却常在一周内连着找不同人算很多次,然后选最好的结果相信。
落差很大,可见占卜师说得不准。但她本身想要的也不过是一种心理暗示而已,目的早已达到。
“不是说占卜告诉我一切最终会有个好的结果,所以我要去做,不是的。”小白说,“占卜只是给我一种走出家门的勇气而已。”
“那算出来的结果不好怎么办呢?”我问她。“那我可能真的会放弃”,她很干脆地说,“这样我就可以给逃避困难找到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是老天爷告诉我可以放弃。”
我觉得小白在“借力”这件事上玩得炉火纯青,她很狡黠,很清楚自己潜意识里的小游戏。占卜是一层表壳,裹藏在其中的是她真实的意志——但我们只是平凡软弱的普通人,真实的意志时常虚弱摇摆,不够有力量,必须使用某种外力去加固它,才能使它真正地贯彻下去。
神秘学似乎成为了她唯一可以抓住的浮木,用来帮助她克服自卑和怯懦。但是她耻于向别人承认,因为那显得自己好像没有受过以无神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这一点与我身边的朋友截然不同。“但其实很多人都是走投无路才会信这些的。”她反复向我强调。她在日记里写:“当努力没有,我只能信命。”
在小白之后,我又找到了一些和她相似的年轻人。
英姿的方式是,她给每一个细节赋予“幸运”的意义。锁门的时候,如果一下就锁上了,幸运;一样东西丢了,如果又重新出现,幸运;晚自习时忍住了没有和同桌聊天,幸运;每一次累计,都指向最后的幸运。她觉得快乐和痛苦是等量的,在此刻多积攒一些痛苦,就可以给未来多省出一些快乐。在这套自娱自乐的小游戏里,她熬完了高中三年,从这个环境里幸存了下来。
晓畅也和自己玩这样的小游戏。“下一秒让我看见绿色”,她对自己说。睁开眼时,目之所及之处如果真的有绿色,那就意味着愿望会实现,好事会发生。这是多么节省成本的许愿仪式。大多数时候,你都可以如愿以偿地在这个拥有微小随机性的仪式中收获信念感。
“信念感”,他们很频繁地使用这个词,人活着是需要信念感的。生命中的难点太多了,疫情甚至都不是最大的难点,绝大多数提供信念感的途径都失效了。但人的创造力有多强,总可以自己为自己制造出一些往下走的希望。
我意识到我们遇到的是一模一样的困境:日子和日子之间的界限变得很模糊,输出和输入的欲望都在变淡,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什么都没做就觉得困倦,常常在床上一睡就是一整天,醒过来的时候发现窗外天都黑了。
我想起她以前在小说里描述过的“软塌塌的、面粉团一样的日子,揉捏不出形状”。
我们在她家里找出了两套牌,一套是塔罗牌,洗开却发现没什么想问的,“确实没什么迫切想要实现的愿望”,阿慌说。另一套是朋友送给她的问题卡牌,里面充斥着各种灵魂拷问,譬如“你的精神寄托是什么”“你为什么而活着”“你希望70岁时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我们发现自己对大多数抽象问题都已经失去了作答能力。尤其是“你的精神寄托是什么”,我们俩面面相觑,列举了一些可能的答案,然后一一排除。“真的没有了。”
最近她也没有那么不信命了,“因为越活越意识到,很多事情是人力无法改变的。”
她对自己的人生曾经有过清晰的规划,和英姿一样,她在读书时也习惯用延迟满足来考验自己,相信当下这一刻的忍耐可以换来未来长久的光明。但事到如今,早就没有有价值的事可以做,退无可退,必须直面最惨淡的现实。
我想,神秘学这套看待世界的方式能给人带来慰藉,因为它能帮你找到痛苦的原因。比如人们常挂在嘴边的“水逆”。发生了任何糟糕的事,你都可以归因于“最近水逆”。当人们无法解释发生过的一切时,很容易陷在痛苦中无法自拔。但只要能找到有迹可循的因果链条,跨过去就比想象中轻松很多。
这是一种虚弱的控制感,聊胜于无。但凡一件事还由得自己控制,就不至于绝望。这或许是神秘学可以成为“新型心理咨询媒介”的原因之一,它能让你好受一些。
希雅、陈灯、小白,他们都在访谈中提到过身边人的死亡对他们的影响。神秘主义的倾向似乎能让人面对生死的态度更宽广,这使我羡慕不已。在他们的世界里,人和人散了还有机会再聚,就好像那只死去的白猫,仍能在陈灯的世界里懒洋洋地晒太阳。
“我能掌控这一切吗?”“我拥有多大的力量?”这是一种近于母题式的发问。人们总想把命运攥在自己的手里,但真实世界是随机的,我们将它秩序化,在不可控的世界里,夺回一些微弱的话语权。
但是,对生活进行阐释是一种特权。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发明千奇百怪的理论,为自己辩护,或为自己寻找意义感。神秘学对大多数人而言,或许只是转发锦鲤,研究陶白白,烧香拜佛,求签问卜,他们在生活里找不到除此之外的任何抓手,只能祈望神祇的降临。还有些人,连这条提供信念感的路径也没有,他们环顾四周,却发觉空无一物。
二、占卜算命背后的心理学意义
基于我个人研习及观察的经验,结合上文,我认为,占卜与算命具有如下心理学意义:
第一,大心理学家荣格所谈的共时理论
占卜时,求问者与占卜师存在心理学上的共时效应,这种效应就是周易的原理,也符合量子力学的量子纠缠效应。
因此,占卜算命有三不占:1.有疑问不占,你心不诚,带着拷问目的,不占;2. 无事情不占,需要有具体的心理疑惑。3.求测坏事,恶念头不占。此外,占卜时要求双方都要心静,无杂念。不能反复占,占一次才准。
第二,占卜与算命有巧合现象
占卜结果对于一个人的性格具有十分重要参考价值,周易下的预测本身具有合理的维度,对于人的秉性和性格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其实,你看星座或心理学的性格气质,其实很多都是重叠的,重合。没有纯粹的完全不同的性格。
第三,具有强烈的指引、心理暗示作用
心理学有一个自我实现的预期效应,如果给出的预测结果是好的,又符合当事人的能力及志向,这是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具有自我实现的预期的功效。
第四,对于现实中遭遇,有很好的阐释及慰藉作用
面对当下的困境,如果能够在命相学中找到因果,就可以彻底放下,释放心怀。为何出现如此遭遇?原来命中已经注定。也就没有什么纠结了,也就不再攀比中,懊悔中痛不欲生了!
这就是心理学的另一个效应,逆向的合理解释。
郭勤贵,律师,财经作家。专注于两类法律服务:
其一、公司、证券、金融、知识产权等民商事案件的诉讼与仲裁;
其二,经济犯罪大案要案刑事辩护;
著有《危机:1520-2021》《赢在资本》《股权并购》《公司诉讼36式》等10多本著作。在各类专栏发表文章几十篇。公众号原创文章数百篇。其中著作《危机:1520-2021》被北大、清华、哈佛、耶鲁、中国国家图书馆、大英图书馆及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见下图:
以下是笔者公众号二维码,欢迎您添加后,可查阅笔者近10年数百篇文章。
本站声明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