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本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周易 > 周易学习 > 正文

    省察克治事上磨练——龙海2020年度阳明心学总结

    2023-05-27 09:01 标签: 心学 儒家

    省察克治 事上磨练

    ——龙海2020年度阳明心学总结

    金牛奔盛世,紫燕舞新春。在牛年新春佳节之际,忙忙碌碌一年,终于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回顾总结自己的心学学习情况。总结就是总结经验教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制定明年学习实修计划。但总结起来也是诚惶诚恐,好像脑袋一片空白,什么都记不住。总之,既是同道为鉴,共同进步之事,学得再差也是自己经历,所以现回顾总结如下:

    一、年度学习回顾

    2020年度的学习,主要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上学习部分一是集中学习。每周二、四参加“阳明心学学思践悟群”刘老师的《传习录》、《鬼谷子》和《易经》基础知识学习,同时聆听同道们的学习实修分享,同道为鉴,共同进步。二是诵读学习。2020年,每天跟着慧心同道组织的诵读群节奏,先后把《传习录》322章诵读了一遍,期间还诵读了《大学》和《易经》部分内容。三是个人自学。我利用跑步时间、散步时间以及部分空闲时间,从头到尾听了刘老师喜马拉雅课程《传习录》通俗讲解一遍。同时,反复听刘老师的《易经》通俗讲解,目前听到临卦。线下学习部分,一是购买了刘老师的《阳明心学老刘讲传习录》上中下书籍共四套,办公室、寝室、车里、家里各放一套,把能利用的业余时间用起来,逮到时间就看,但因为工作太忙,目前只把上册看完。二是购买了金永先生译解的《周易》看完一遍,刘大钧先生的《周易概论》和余敦康先生的《周易》。先后学习《易经系辞》两遍,目前主要精力放在《周易正义》和刘老师的《易经》通俗讲解相互对照学习上,目前已学完上经三十卦。

    学习的变化。因上班工作较忙,只能利用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学习。一是学习《传习录》的变化。对比2019年8月加入学思践悟群前半年时,《传习录》里面很多地方看了似懂非懂,现在重新通过诵读或看书时,稍用心体去印证,很多地方更清晰明白了。二是学习《易经》的变化。我是2020年5月份左右开始学习《周易正义》的,刚开始看时苦涩难懂,有盲人摸象之感,哑巴吃黄莲之苦,算是一种毫无基础的盲目学习,后来实在看不下去了,认认真真学习完《易经系辞》、《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再从头来看《周易正义》算懂了一些,目前兴趣正浓。

    二、目前实修情况

    我的实修目前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站桩和静坐,第二方面是存养、格物和省察克治,第三方面是事上磨练。

    站桩和静坐。我基本周一至周五每天5点起床,周末和节假日晚起很多,起床洗漱完第一件事就是站桩后静坐。一般站桩10分钟左右,静坐30分钟左右。一年下来从未间断,有一次跟亲戚外出办事住宾馆,早起完成了站桩静坐。有一次陪家人外出旅游期间,连续几天早起在沙发上完成了站桩和静坐。期间,触摸心体有两个误区,第一是刚开始以为心跳就是触摸到心体,其实不然,心跳和心体是不一样的。第二是误认为静坐观黄庭思绪不停在动也是入静,其实也不然,有思和无思是一个分界。我的静坐都是单盘,左上右下或是右上左上每天交替。我静坐时,一般先是做一些放松身体运动,盘坐调整姿势,从头到腿或是从腿到头进行放松,然后连续深呼吸2至3分钟,先观念头能感觉到头顶百会穴处的跳动,观念头生灭不被其扰贵阳周易学习,再关注黄庭处的气机流行。经过一年多的站桩静坐,闲思杂虑好像少了三分之一左右,现在黄庭处的气感还是较明显,身体处于全身放松,基本无思虑,关注点在黄庭时,能感觉到气团在凝聚,特别是开车时、午休醒来时、躺在家里沙发上准备看电视时,这种黄庭处气团的感觉更明显。2020年10月19日,不知是连续跑三个点照相还是什么原因,那天我明显感觉到有4至5次,气机像气泡一样往黄庭处聚积,感觉很奇妙。但现在有时也会不见,也许是功夫还未纯熟的原因。目前,我静坐方面的体悟还是在定和静上下功夫,第一是定。要求就是任运自然,不关心虑,心因无思而定。有一天下午在小区散步,我突然有一种气定神闲的感觉,这四个字不是书面的,而是身心告诉我的感觉。找到气定神闲的感觉后,随时关注心体的气机流行,行止语默尽量往不间断去做。第二是静。静的要求就是,任运自动,不须营造,心因无为而静。心学的静就是循理而行,时时刻刻按照当下人、事、环境的理,循理而行。循理就是静,就是合道和妥当。既无思无为,故寂然不动。所以静坐的体会就是进入无思无为,进入易,即为明。

    存养、格物和省察克治。一是存养。随时存养,努力往行止语默不间断上去做。同时,会出现忘和助的时候,忘时要立即关注心体,保证心智在线;助时要任运自然,回归心体的自然运行。总之,忘和助都要校正心体。二是格物。为何要格物?《周易正义》曰:“性者天生之质,正而不邪;情者性之欲也。言若不能以性制情,使其情如性,则不能久行其正。”性为体,情为用。告诉我们要以性制情,使情如性,才能久行其正。所以我们要时时格物。格物时,志气并行。很多事情我们有私欲使心不正,往往是我们智慧不够,只看到问题的一点或一面,尝试用易经看覆卦和错卦的方式,看看物的倒过来和反方向,往往效果不一样。再者就是关注黄庭位置,找到气沉丹田的感觉,关注黄庭不停做深呼吸。一遍不够,多做几遍,总能校正气,使心体回到平和。格物要抓住气动之微。几者离无入有,是有初之微。抓住私欲之几而磨,在遏于初上下功夫。心学的动就是私欲扰动,觉察到气机流行的异常之后,就是被私欲所扰动,就要磨心一端,进行格物致知。格物要随时做,每一次私欲出现,都是心的磨刀石,做一次有一次小成就,常常做就会使心越来越强大。三是省察克治。触摸到心体后,感觉到心体一有异动,就要立即省察,是否因为货色名利私欲的影响,省察到了私欲要坚决克治,不要给私欲蔓延和喘息的机会,尽最大努力校正心体,实在不行就通过静坐来校正心体,尽量做到“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事上磨练。始终在观心上下功夫,从静而观心到止而观心、动而观心到语而观心。遵循天理、合道而行就是仁,也就是心学的静。应对处理人事物各得所宜,去其过犹和不及,反复集义就是义,这个集义也是良知的入手处。抓住工作、生活、学习中的一切机会去磨练自己的心体。去年12月17日,我所在的贵州省贵阳市遭遇了寒冷凝冻恶劣天气,头天晚上,贵阳辖区内的高速公路因凝冻全部临时交通管制,只出不进。当天8时左右,我和一个同事联合中央电视台记者上贵黔高速采访,因没借到公车,我们开着私家车便直奔贵黔高速。通过贵阳观山湖收费站走绕城高速准备进入贵黔高速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弧形的匝道,匝道护栏上挂起了冰条,路边冻起薄薄的冰,开车经过匝道时,黄庭处的气团一时紧张起来,我鼓励自己,十多年的老司机没问题的,低档均速前进,缓打方向,不踩刹车就不怕打滑,由于这个志的鼓励和进行几次深呼吸后,气机稍微平稳下来,我按这个方法带着中央电视台记者的车辆安全通过匝道,正式进入贵黔高速后气血稍微稳定下来。一路上路两边白茫茫的,凝冻的冰面上还有积雪,在路上我们遇到了执勤交警。为了安全起见,我们采取了让执勤警车带道,中央电视台记者车辆随后,我们私家车压尾的方式行进。

    看着这种行进方式相对安全,我的气血也更加平稳平和。谁知,当我们车队行到连续三个隧道口中间第二座桥梁时,因为央视记者的车辆突然减速,随后我下意识的赶紧刹车,谁知刹车不管用,车轮一个劲儿往前滑,眼看就快追尾了,央视记者的车稍一加速往前冲了出去,这一过程我的黄庭处紧紧的,差点吓出冷汗。有了这次教训,我立马减速,再次加大了与前车的安全距离,同时开车也更加小心翼翼。我们快到贵黔高速方家寨大桥时,远远看见前方的车辆突然停下来,我们也以多次轻微点刹的方式把车停在离桥10米左右的位置。下车查看才知道,前面带道的警车开到桥中间时,因桥面凝冻严重,警车打滑倾斜在桥中间摆起了。我当时查看气温为-2度,冰厚约5厘米左右,整个桥面完全被冰层覆盖,我不小心脚下一滑,差点摔倒。我们跟央视记者沟通后,确定在这个桥上做采访,但一看时间快12时了。在等撒盐车来的过程中,执勤交警建议我们先去交警大队吃饭。要去交警大队得先通过桥面,我们得想办法把第一辆打滑的警车开出去。为此,两个民警站在车辆打滑的位置推着,只听警车不停的轰鸣着,歪歪斜斜艰难的慢慢离开了桥面,央视记者的车辆是四驱,起步稍打滑后便平稳地开过了桥。轮到我们了,我同事说,他的驾龄更长,要不让他来开车。

    看着之前车辆打滑的场景和像桐油一样凝起的桥面,黄庭处的气机还是紧张的贵阳周易学习,但这时候也正是事上磨练的时候,我说还是我来吧。我把车辆档位调至M档,告诉自己我能行,把稳方向,起步稍微打滑后,以最低的匀速往桥上驶去,车轮接触到桥面的冰层时,感觉肩膀紧紧的,黄庭的气好像收紧在了一起,但我提醒自己此时更要深呼吸放松,脚踩的油门大小始终一致,匀速平稳的往前行驶,大概三至四分钟,我们的两驱车也开离了桥面。前面的车从反光镜里看到我们也顺利过桥,稍微提高速度行驶,我们一起往交警大队开去。事后,我们同事说,看我当时专注开车还要好点,他看着厚厚的反光冰面,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真担心车辆打滑翻下桥。我开心的说,有了这次经验,以后我开车行驶这种冰面道路也不惧怕了。

    三、个人部分体悟

    结合一年的学习,每次我有新的体悟后都会记在手机的收藏里,现对2020年1月至12月的部分体悟,按时间顺序整理分享如下:

    由心即理悟出,看人要看形外之神(神态、眼神、语言),看动要看动中之意,听话要听话外之音,听音要听音外之情。

    由外向内时,看天地万物在心中映像意出问题时,要立即回到心体进行观照,是否有私欲及贪嗔好恶遮蔽,如有立即校正到无善无恶心之本体。由内向外时,要慎念头的一动,在心理活动上存善去恶,保证正知正觉后,才进入知行合一。

    事上磨,一磨起心动念的一动;二磨被私欲和贪嗔好恶遮蔽的导正。

    当想这样做,跟知觉到这样做,发生冲突时,一定要以知觉为主,因为知觉有是非善恶的判断功能,可以衡量是否为善,也可以理解为合适不合适,把握拿捏好分寸,知觉是主帅,以知觉为主,从知觉到行,最后到合一,做到知行合一,最终完成致良知,是一个完整的闭环。

    圣人之乐就是四端之心为知觉点赞,心是正的,符合道的,自然就有一腔浩然正气。可参考人心和道心部分。如果做不到真正的知行合一,实修就枉然。

    无事存养良知必有事焉,有事存养良知勿忘勿助,瞄准念头私欲省察克制,做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践行知行合一一以贯之。

    存养良知不能间断,不分动静,静时顺应静存养,动时顺应动存养。

    道生无(空掉心,纯粹无私欲)无生有(天理良知),有(良知)生万物(各得其所、各安其位)

    如何做到存养良知不间断?有人在时,无人在时都一样,做到慎独,做到表里如一。

    天理在心里既是基准点也是瞄准点的体悟:基准点说的是,天理就像门的轴心和陀螺的中心一样是不变的,只有围绕天理这个中心,让天理落到心之本体上,心才能垂拱而治于身,以此来应对各种变化。瞄准点说的是围绕能知的四端之心进行,时时对仁之端、义之端、礼之端、智之端进行扩充和存养。

    活在当下是心活在当下。你如何改变过去?又如何面对未来?只有活在心的此时此刻,时时导正立命那一念,当下做好了,才能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世界上的所有物都是心的磨刀石,感谢生命中所有的磨难和敌人。

    格物:格就是正其不正以归于正,就是正心里面的这团气。意之所在就是物,物就是意的靶子,从不诚无物和正其不正以归于正来说,格物的根本在于诚和正。

    心即理体悟:环境决定你看世界的方式,位置决定你看世界的高度,方位决定你看世界的视觉。

    人是天地之心,心是身之主宰,心即是道,心智时时在道内行驶,合道而行即是天理,一偏离,马上格物纠正。这点必须要狠心踏实用功。(这个“狠心”用的好!)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步骤:面对一件事情时,问一下自己的心是心所欲还是身所欲?如是心所欲就直接行下去;如是身所欲就必须要格物,正其不正以归于正。通过格物达到致知,这个知是心所欲的知,也就是道。在此之间,心所欲跟身所欲就会相互较量作战,这时候一定要诚意,诚的这个意就是心里面发出来这个意,在大是大非面前甚至要用勇气去刮骨疗伤,一定要用心所欲战胜身所欲的意。从而每件事情,事事以心所欲为准绳,始终是心主宰身,长此以往,最终才能正心。

    心学实修体悟循理而行:平时说的循理而行是浮在文字上面的,就真正的体悟循理而行,才能更好的让心定下来。2020年10月22日我开车上班的路上,遇到有电瓶车、出租车、私家车违法变道加塞占用快车道等等,刚开始心里面还是有涌动不舒服的,后面想到天地的易简之道只是做好自己的本分,不因外物的好恶而改变,就是不为他物而累于心的一种状态,最后又想到循理而行。循理而行真正的体悟是:当你面对不好的、烦心的人和事时,心不为人和事而累,寻找心中的理而行,这个理良知会告诉你的,你的心按着这个理而行,所以心就能更好的安定下来。

    黑夜中的第一束光总是最亮的,不是光量的大小,而是人的感官意识最亮,这个感官意识就是心。

    参赞天地之化育,就是弥补天地之不足,弥补物之不足,这是作为人最大的价值。

    学习坤卦体悟:凡万事之起,皆从小至大,从微至著,吉凶祸福从来如此,也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原因。

    四、个人存在问题

    时代在变化,万物在变化,我还是原来的我吗?我的初心还是原来的初心吗?这使我想起了20多年前亲身经历的事情。那是我十六七岁左右的时候,一天早晨下河去挑水。进入河道有左右两个口,因为右边口有激流打水更方便,所以我经过左边口到右边口去挑水。经过左边口时,我发现同村彭家的一小孩儿在河边玩,当时应该在6至7岁左右。当我打水挑着往左边口走时,突然发现玩耍的小孩儿掉进水里,河水有漩涡,小孩儿跟随旋涡正往下旋。那一瞬间,我根本没有思考,就像开水烫到手自然的反应一样,放下水桶,三步并做两步跑到水边去救这个小孩儿。我一把把小孩儿从河里拽出来,湿漉漉的抱在怀里,也没有任何思考,就抱着这个小孩儿往他家跑。到他家时,他的父母看到这个场景瞬间懵了。还好,小孩儿基本上没灌到水,只是吓得一直哇哇大哭。他的父母边骂小孩儿,边准备给小孩儿换衣服。后来我安慰了几句,就走回自己的水桶边,挑着水回家了。

    这件事情过去了20多年,不提起我都忘了。还是几年前我二伯去世回老家奔丧时,这个孩子的奶奶在聊天时说起这事,我才回想起来。现在想想,其实救小孩的那一瞬间是心的本能反应。这也许就是孟子讲的四端之心的恻隐之心,这也许也是我自己的良知。但这种良知是知行合一的,用语言文字,真的很难描述出那种感觉来。所以,应该良知这种东西要从实践中得来,我们修心性,就是要修这种知行合一的本体。

    少年时代的自己,家庭环境艰苦,人相对质朴,那时的很多行为都是合道的。而反观现在的自己,从军立功、考公务员选调、结婚生女。通过自己的持续努力,从一无所有到有了房子、车子、妻子、孩子。说实在的,自己更有了反而内心没以前快乐了,没以前那样纯洁朴素了,我们光鲜亮丽的背后,还得为了柴米油盐而奔波,也还得为了孩子的教育妻子的懒惰而拌嘴,在外面顶着功臣的、最美的等等光环背后,还是会因为一些外求的不满足而生闷气,还是不能像少年时代那样真诚的、纯粹的面对自己,还是不能完全接受本就平凡的自己。这些,都是外求没有完全做到向内求的转变,做心性功夫,我还是没有时时刻刻苦做到“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注重口耳之学稍多,践行身心之学稍少。特别以下几个方面,自己还须努力。

    心即理方面。有一天,我的女儿跟我说,她就像儿童歌曲《爸爸妈妈听我说》里面唱的那样,学得太多,作业太多就是她的烦恼,我听了当时一惊。事后想想,我和妻子真的没有完全站在孩子的立场换位思考,给她报了舞蹈班、钢琴班、思维班,加上她自己学校的作业,每个周末不是忙于上课,就是忙于做作业,她自由玩乐的时间越来越少。因为我和妻子从小受教育程度不高,所以总期望女儿的学习成绩好,教育方面不输在别人的起跑线上,总是期望我们没做到或没做好的,让孩子去做到做好。现在想想,我们自己当初都没做到,凭什么要求孩子做到呢?每个人性情的不同,所处时位的不同,看到的心即理也是不一样的。仔细想想,孩子教育拔苗助长是不对的,所以与孩子商量后,给她取消了舞蹈班和准备报名的拼音班,让她暂时只学钢琴和思维,如果她将来数学跟得上,也给她取消思维班。

    知行合一方面。刘老师说过,知行合一最重要的就是自知,自知方面自己做得不好。以前自己心高气傲,眼高手低,能写几篇好文章就自认为了不起,得到一些荣誉就自我满足甚至稍许膨胀,往往自己有几斤几两还不知道,自己的很多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往往去追求过高的目标,让自己活得太累,压力很大。现在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优缺点,知晓自己的承载量,越来越能接受平凡普通的自己,尽量避免自己的不及和过,自己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大的事,能承载多少重量就承载多少,认识自己,认清自己,同时也放过自己,不要自己为难自己。

    良知和致良知方面。在一些事情上,还是会出现私欲遮蔽良知的情况,第一念的良知告诉自己这样做是对的,但还是会因为货色名利等私欲的左右,不能按第一念良知的知觉去做,这一点在以后还得加以改正。

    忠恕之道还得努力。“忠”,指足够尽心,而非盲从,或者助纣为虐。“恕”,就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三年前,我因为想调到我们一位副局长分管的单位去,而给他写了一篇交通治理助推文明城市创建的理论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当时,从我的角度想,就像自己以前在部队一样,领导能上一篇理论文章是很开心的事。就很快写好文章发给报社编辑,文章用出来之后,我才告诉这位副局长,这位副局长当时也表示感谢,但后来因为其它一些因素,我还是没调到那个单位。这件事过去三年多了,前不久一位部队的老领导叫我一起吃饭,饭桌上碰到了这位副局长。酒过三巡,我过去敬酒时,这位副局长才提起当年给他上理论文章一事。他说那篇理论文章给他带来烦恼,一是他之前不知道,二是领导对他有看法。我一时惊愕,追问原因,他才说,局长和政委当年都没上过理论文章,他却上了,这样对他不好。当时我的脸一下红到耳根,是呀,当时自己一厢情愿的认为是好事,却办成了坏事。就是没有真正的换位思考,没有思考这个副局长上面还有局长和政委,上面的两位单位主官都没发表理论文章,他却发表了,在局长和政委层面确实要打个问号。好在这个副局长也没被这桩事影响,如果确实被影响,我不是成了好心办坏事,搅局的人。所以这件事也给了我当头一棒,推己及人不仅要换个立场考虑问题,而且还要从对方的实际情况、特定境遇来换位思考。着力避免以后好事做成坏事的现象出现。

    五、新年学习计划

    2021年,继续在心学的学习和实修上下功夫,每天站桩增加10分钟,静坐增加15分钟。心学注重事上磨练,易经注重理解学习,两方面学习相互促进,尽量把学问思辩贯穿始终。

    一是跟随刘老师继续学习。继续跟随刘老师的学习步骤,每周二、四参加学思践悟群听课学习,改变以前只听一遍的习惯,尽量做到预习+听课+复习的模式,对所学内容尽量理解消化。尽量抽时间观看老师的直播。

    二是跟随诵读群继续打卡。尽量抽时间每天提前或按时打卡,当天耽误打卡时,第二天要尽快补上。改变以前只诵读打卡的模式,尽量阅读一遍,反复看解析理解后,再诵读打卡。

    三是重点学习易经。每天早晚各抽一个小时,中午抽半个小时来学习易经,早上重点理解记忆,中午注重理解学习,晚上重点复习思考。新年过后即开始学习易经下经三十四卦,学习完后,又从头反复理解学习。像爬楼梯一样,一个阶梯踏上去踩实了,每一卦理解得差不多了,再进入下一阶梯下一卦,不求快,只求扎实和理解。

    最后摘录动画电影《天眼传奇》中主人翁天眼见到归墟时黄帝对归墟的介绍与大家共勉:“此潭名叫归墟,因为低下故能容纳百川,因为其内心虚,故能不盈不满。天下的智慧无处不藏,智慧可以向人学习,可以向自然学习,向归墟学习。用之不盈的智慧,胸要空旷若谷,心要虚如深渊不盈,唯有不盈不满,才能容纳新东西啊”。心如归墟,一生修炼,一生学习。

    刘长志

    儒学学者、阳明心学践行者

    我知道你手一滑

    就关注了

    本站声明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学习参考。

    相关文章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择其要者言:《周易》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择其要者言:《周易》

    《周易》原本是一部占卜书,我们今天为何还要学习它?《周易》原本是一部占卜书,我们今天为何还要学习它?天帝信仰,是殷周之际殷人和周人的共同信仰。王用亨于西山”中的“王”,学者多认为指文王。“六经皆史”,...
    <strong>《易经》是一部古老而深奥的经典文化著作</strong>

    《易经》是一部古老而深奥的经典文化著作

    《易经》是一部深奥的经典文化著作,起源于中国古代,历经演变。新手可从阅读经典文本开始,学习卦象、爻辞和易经哲学,阅读注解和评论,进行实践占卜,并参与学习群体交流。《易经》的演变深入研究易经的哲学思想。...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零基础,想学易经,有没有什么秘籍,能让自己快速入门?学易经,看不懂古文,有哪些参考书可以读?观象,是学习易经,必须要掌握的事项。学易经,有哪些书可以参考个人建议,初学者,只读《易经》经文部分和《易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