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简称“皖”,省会合肥市,建省始于清康熙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由江南省分治而建,省名由明清时期的安庆府、徽州府两个府的首字合成,因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期有古皖国而简称“皖”。安徽省位于中国大陆东部,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与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河南省、江西省、山东省接壤,下辖16个省辖市,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冲和国内几大经济板块的对接地带,经济、文化和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有着历史和天然的联系。 安徽文化发展源远流长,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四个文化圈组成。下面让我们简要的了解一下安徽各地市名称的由来和历史沿革。
皖A:合肥市
合肥,简称庐,古称庐州、庐阳,地处中国东部地区、长江下游、巢湖之滨、濒江近海。合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为扬州、合州、南豫州、庐州、德胜军、淮南西路等治所,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称,历为江淮地区行政军事首府。 合肥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是仅次于北京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重点城市。
合肥之名称的由来就不能不说到淝水。淝水源出自城西南七十华里的紫蓬山(又名李陵山),出山后分二支,一支东下经城南绕到东关,称为南淝河;一支向北,与鸡鸣山龙井的水汇合后,又分二支:一支折向东流,穿城而过,称为金斗河(今天已不存在了),另一支向北经寿县,注入淮河,称为东淝河,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即发生在此。晋·谢玄在此地以少胜多大败符坚。按《尔雅》释义:“归异出同”曰肥,这是肥水得名的依据。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在此汇合而得名(一说因古时庐州由合州改名而得名)。合肥之名见于史书为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改淮南王国为淮南郡,辖合肥等县。可见合肥得名还应早于此。东汉光武帝元年(公元25年)改合肥县为合肥侯国,后复为县。为东汉末、三国魏淮南重镇,曾是扬州治。西晋属淮南郡。东晋改为汝阴县。隋开皇初复名合肥县,为庐州治。唐属淮南道。宋属淮南西路。元为庐州路治,属河南江北行省。明为庐州府治,直隶南京。清初属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以后属安徽省。1912年废府存合肥县。1914年属安庆道。1927年直属安徽省。1949年以城区及郊区置合肥市,隶皖北行署区,并为驻地。1952年复属安徽省,为安徽省省会。
皖B:芜湖市
芜湖夏商周历史百科,简称为“芜”,别称江城,安徽省地级市。是华东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芜湖素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是长江水运第五大港、安徽省最大的货运、外贸、集装箱中转港,国家一类口岸。 芜湖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代中后期是著名的浆染业中心,近代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因“长江巨埠、皖之中坚”名誉华夏,有“云开看树色,江静听潮声”之美誉。 芜湖是华东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安徽创客之城。
春秋为鸠兹邑。西汉置芜湖县,以“地卑蓄水,而生芜藻”得名,实为吴越语地名,芜同无,发语辞,无义。治今县北,属丹阳郡。三国吴黄武初移治今芜湖市。东晋义熙中废。五代南唐复置,属昇州。宋初属宣州,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属太平州。元属太平路。明、清属太平府。1914年属芜湖道,1927年直属安徽省。1949年划城区及郊区部分地置芜湖市,为皖南行署驻地。1952年复属安徽省,为安徽省辖市。
皖C:蚌埠市
蚌埠,别称珠城,安徽省地级市,是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位于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史载蚌埠“古乃采珠之地”,故素有“珍珠城”的美誉。蚌埠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交汇点,同时也是京沪高铁和京福高铁的交汇点;素有禹会诸侯地,淮上明珠城之称。
蚌埠原为淮河岸边的一个小渔村,因古代陆路交通不便利,水路就格外突出,当时它是淮河中游的一个码头,来往船只多,在此停靠,逐渐成为货物集散地称为埠。又因附近河湖盛产河蚌(水蚌、方言称崴崴)故称蚌埠。史载蚌埠“古乃采珠之地”。 相传古时曾采蚌取珠于蚌埠。船舶聚集之处曰埠头,亦曰步头。蚌埠旧属凤阳县,称蚌埠集,又曰蚌步集。市因蚌步集而得名。 1911年津浦铁路建成通车,设站于此,形成水陆交通要津,发展为新兴城市。1947年置市。1949年属皖北行署区。1952年为安徽省辖市(地级)。
皖D:淮南市
淮南,位于安徽省中部偏北、淮河两岸。,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淮河之滨,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五彩淮南”之称,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合肥经济圈成员之一。淮南文化底蕴厚重。西汉时淮南王刘安在八公山招贤纳士,著书立说,编纂了千古名篇——被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的《淮南子》,发明了华夏美食——豆腐。淮南名胜古迹众多,有被中外考古学家称道的“五古”(即古战场、古墓群、古寿州窑、茅仙古洞、古生物化石群),其中的淝水之战是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淮河流域的花鼓灯被誉为“东方芭蕾”。
“淮南”之名最早出现在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首置淮南国,都六(今六安),辖九江、庐江、衡山、豫章4郡,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淮南”这个地名。大概夏商时期,淮南现在的市境属“淮夷”之地,又在淮水(也就是淮河)上游之南,故高祖大封群臣时得名“淮南”。之后淮南的名称历经反复,1949年设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同年改为淮南矿区;属皖北行署区。1951年设淮南市(县级),1952年复属安徽省,为安徽省辖市。
皖E:马鞍山市
马鞍山,简称“马”,中国安徽省地级市,安徽东部,苏皖交汇地区,马鞍山横跨长江、接壤南京,为“中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宁芜铁路和宁芜、当溧公路经此。曾为六朝畿辅、十代京畿,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早在六朝时期,许多名公巨卿、贤达雅士就流连驻足马鞍山,留下众多古迹和文化遗存。名胜古迹有采石矶、太白楼、李白墓、朱然墓等。
马鞍山市历史悠久,市名来源于历史,相传楚汉战争时,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败退至和县乌江,请渔人将心爱的坐骑乌骓马渡至对岸,后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亡。乌骓马思念主人,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一山,马鞍山由此而得名。在马鞍山市现有的地方史料中,最早有马鞍山山名记载的是明代《太平府志·舆地志》:马鞍山在府城西北慈湖港口。旧有神祠,赤乌二年所建。1906年起,南山、向山等地相继发现铁矿,矿石集中马鞍山江岸装船外运。日军侵华时期成立马鞍山矿务所、制铁所。抗日战争胜利后设华中矿务局马鞍山分矿,统辖境内各矿。1950年改为马鞍山矿务局。1954年置马鞍山镇,属当涂县。1955年置马鞍山矿区,辖马鞍山镇、向山镇和慈湖乡,属芜湖专区。1956年置马鞍山市,为安徽省辖市。
皖F:淮北市
淮北,简称“淮”,古称相城。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之交,北接萧县,南临蒙城,东与宿州毗邻,西连涡阳县和河南永城市。是安徽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市,“长三角城市群”、“宿淮蚌都市圈”、“宿淮城市组群”成员城市。淮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被誉为皖北江南。淮北是运河故里、能源之都、中国酒乡。
淮北在古代几乎没有过行政区划专名的历史,一般泛指淮河以北地区。现今淮北市区在清代为苏皖两省交界地区,因煤矿的发现才日渐繁荣。1960年析濉溪县、萧县地置濉溪市,为安徽省辖市。1971年改为淮北市,因处淮河之北而名。
皖G:铜陵市
铜陵市,别名定陵、义安,安徽省辖市, 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北接合肥,南连池州,东邻芜湖,西临安庆,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皖中南中心城市。铜陵历史悠久。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延绵3500余年。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出自铜陵。第一个铜工业基地建于铜陵,第一支铜业股票发自铜陵。铜文化已成为城市文化的核心元素,铜经济已是城市最具特色的强市之一,铜雕塑享誉全国。
南唐保大九年(951年),改义安县为铜陵县,县治由顺安移于古铜官镇,即今铜陵县治所在地城关镇。至此,历史上“铜陵”地名第一次出现。“铜陵”二字的来历,未见有正式文字记载,其说法有三种:一是“产铜之山陵”说,因此地产铜,又是丘陵地区,故名;二是“产铜原属南陵”说,故取名“铜陵”;三是“铜地原属‘陵阳'说”,铜陵地区汉时归丹阳郡春谷县、陵阳县夏商周历史百科,取“陵阳”之陵,合为“铜陵”。1950年设铜官山办事处,隶皖南行署区。1952年改隶安徽省。1953年置铜官山矿区。1956年置铜官山市,为省辖市(地级)。1958年市、县合并,改名铜陵市。1960年市、县分设。1961年复改为安徽省辖市。1964年改市为铜陵特区,1971年撤销特区复为铜陵市。
皖H:安庆市
安庆,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省的西南部,八百里皖江的源头,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西接湖北,南邻江西,西北靠大别山主峰,东南倚黄山余脉。安庆是中国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之一,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安庆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剧文化和桐城派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安庆文化。
安庆之名始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改德庆军为安庆军”作军号名称出现,由“同安郡”(隋代大业三年始置,治所同安,今桐城)和“德庆军”(北宋政和五年始置,治所怀宁,今潜山县梅城)各取一字而命名,含“平安吉庆”意。庆元元年(1195年)以宋宁宗曾驻此任节度使,升为安庆府。景定元年(1260年)移府治于宜城,移怀宁县自今潜山县来治,为今安庆市区建城之始;为安庆府治。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为安庆路。明为安庆府。清康熙六年(1667年)属安徽布政使司,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自江宁移治安庆。1914年属安庆道。1927年由怀宁县城区析置安庆市。1927年直属安徽省。1949年安庆市撤销,并入怀宁县。隶皖北行署区。1951年置安庆市,属安庆专区,次年升为省辖市(地级)。1952年复属安徽省,属安庆专区。1956年改为县级市。1959年复为省辖市,由安庆专区(1971年改地区)代管。1979年改地级市,属安徽省直辖。
皖J:黄山市
黄山市隶属于安徽省,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被称为“三省通衢”,黄山古称徽州,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既是徽商故里,又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派盆景等影响深远,徽剧是京剧的前身,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黄山市境内的黄山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为世界文化遗产。
黄山市由黄山而得名,黄山,原名黟山,相传上古时代,轩辕黄帝打败了九黎族和炎帝族,初步统一了北方以后,开始追求长生不老之道,于是就向大臣容成子、浮丘公请教练丹之术。浮丘公说:“炼成金丹,必资山水,山水灵秀,丹药易成。臣尝遍历名山,惟黟山(黄山原名“黟山”)为神仙都会,山高林茂,可资炭炼药,灵泉甘美,能煮石成丹。”黄帝很高兴,便同容成子、浮丘公一道来到山灵水秀的黟山,烧炭炼丹,经八甲子而成,黄帝吞下七粒后,身轻体爽;其至温泉淋沁时,白发变黑,于是天降白龙,三人骑龙升天而去。这段神话传说,虽然荒诞离奇,但是由于黄山风光秀美、石怪忪奇、雄峰插天、云雾缭绕,身临其境的确给人以飘飘欲仙之感。唐天宝6年(公元747年),由于统治阶级推崇道教,为了纪念轩辕黄帝,唐玄宗下令将黟山改为“黄山”。黄山本为徽州专区(1971年改徽州地区)辖地。1949年5月解放后析休宁县置屯溪市。1983年改太平县置黄山市(县级),属徽州地区。1987年撤销徽州地区及县级屯溪、黄山市,改设地级黄山市,为安徽省直辖。
皖K:阜阳市
阜阳,安徽省地级市,简称阜,古称汝阴、顺昌、颍州,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华北平原南端,是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过渡带,是中原经济区东部门户城市,豫皖省际中心城市。阜阳代表文化是淮河文化,阜阳剪纸、颍上花鼓灯、界首彩陶等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阜南县出土的商代青铜器龙虎尊被列为中国十大国宝青铜器之一。
阜阳市历史悠久,人文蔚盛。历史上以颍州(今阜阳市区)为中心的南部开发较早。西周以后,在今阜阳境内即建立了妫姓的胡子国,后来,此地几易其名,先后叫汝阴、颍州、阜阳。阜阳一名始于东汉。东汉永初二年(公元108),安帝刘祜封刘显为阜阳侯。阜阳侯国仅存在十八年。尽管阜阳侯国后直至隋、唐、元、明、清各朝诸代沿用颍州一名,但人们依然欣赏“阜阳”、怀恋“阜阳”,其间曾以阜阳一名命邮驿。阜阳作为县名,则是清初之事。清道光《阜阳县志》对阜阳之名如此考证:“阜阳之县名,恭承纯皇帝(雍正)钦定,嘉名肇锡,千古为昭,本无庸以管窥测。然即欲敬绎其义,亦当详稽史志,胪考古今旧名,或者当以高深之万一。”1962年出版的《安徽省阜阳专区地图》 阜阳一名,自“钦定”添设县以来至今沿用。中华民国元年(公元1912),废州府而存县,撤消了颍州府,保留下来阜阳县。1949年置阜阳专区,隶皖北行署区。1971年改阜阳地区。1975年设阜阳市(县级)。1996年撤销阜阳地区和县级阜阳市,改设地级阜阳市,为安徽省直辖。
皖L:宿州市
宿州,简称“蕲”,别称蕲城、宿城,安徽省辖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是长三角城市群、中原经济区重要节点,宿淮蚌都市圈、宿淮城市组群城市,安徽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宿州襟连沿海,背倚中原,是安徽省的北大门,有徐南形胜、淮南第一州、奇石之城、马戏之乡、酥梨之都等美誉。宿州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有距今有8000年历史的小山口遗址、古台寺遗址,是楚汉文化、淮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据《宿县志》载: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因埇桥“扼汴水咽喉,当南北要冲”,故置州以守。宿州这个地名从此开始,直到清末。民国时,改宿州为宿县。1914年属淮泗道,1927年直属安徽省。1949年属皖北行署区宿县专区,专员公署驻此。1950年县城曾设宿城市。1952年属安徽省宿县专区。1953年宿城市并入宿县。1956年属蚌埠专区。1961年复属宿县专区(1971年改地区)。1979年析宿县城关镇及城郊、城西之一部置宿州市(县级),属宿县地区。1992年宿县并入宿州市。1998年撤销宿县地区和县级宿州市,设立地级宿州市,为安徽省直辖。
皖M:滁州市
滁州,简称滁,古称涂中、清流、新昌。是安徽省省辖市,地处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三角洲西端,安徽省东部,苏皖交汇地区。滁州吴风楚韵,气贯淮扬,接壤金陵西北,为六朝京畿之地,自古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形兼吴楚、气越淮扬”、“儒风之盛、夙贯淮东”之誉。
滁州早在先秦时期为棠邑之地(今南京市六合区),三国设镇,南朝建州,隋朝始称滁州,滁州得名于滁河,滁河古称“涂水”,滁州由古代“涂中”沿革而来。滁州地名从“涂”到滁的演变,是古人对客观发展的认识在造字法上的运用,可以用来解析滁州山水形胜的地理特点。隋以后,滁州、滁河作为州名水名,逐步沿用下来。1949年隶皖北行署区,设滁县专区。1952年复隶安徽省。1956年撤销滁县专区,并入蚌埠专区。1961年撤销蚌埠专区,复设滁县专区。1971年改滁县专区为滁县地区。1982年改滁县为滁州市(县级)。1992年撤销滁县地区和县级滁州市,改设地级滁州市,为安徽省辖市。
皖N:六安市
六安,别称“皋城”。位于安徽省西部,处于长江与淮河之间,大别山北麓,地理意义上的“皖西”特指六安。六安地处江淮,东衔吴越,西领荆楚,北接中原,江淮分水岭由西南向东偏北横贯本区,为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是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成员城市,安徽省会经济圈合肥经济圈的副中心城市,国家级交通枢纽城市。六安市素有“白鹅王国、羽绒之都”美誉,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羽绒原产地和集散地。
六安之名始于汉武帝,取衡山国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别衡山国为六安国,兼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六安”之名沿袭至今。中华民国初年,寿县、霍邱属安徽省淮泗道,其余县区属安徽省安庆道。1931年,六安、霍山(含今金寨县一部分)和英山、罗田、商城五县成立工农民主政权,曾称“五星县”。1940年,改称第二行政督察区。1947年10月,成立皖西行署。1949年1月,六安解放,4月,成立六安地区专员公署,隶属皖北行署 。1952年,皖北行署与皖南行署合并为安徽省。1978年,以六安县城关及近郊组建县级六安市。1992年12月,六安市与六安县合并,称六安市(县级)。1999年9月,国务院批准六安撤地设市,原县级六安市分设为金安区、裕安区。2000年3月,成立地级六安市,为安徽省辖市。
皖P:宣城市
宣城,古称宛陵、宣州, 地处安徽省东南部,东临浙江省杭州、湖州,南倚黄山,西和西北与池州市、芜湖市毗邻,北和东北与马鞍山及江苏省南京、常州、无锡接壤,处在沪宁杭大三角的西部腰线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翼,是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和资本转移的前沿阵地,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东南沿海沟通内地的重要通道。宣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便有"南宣北合"一说。宣城文化底蕴深厚,自西汉时起就一直是江东大郡,晋永嘉年间,首开文化昌盛之风,历经六朝, 隋、唐、宋、元、明、清诸朝文化发展,其文脉源远流长。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文房四宝之乡、中国鳄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南吴尾,江南通都大邑,江南鱼米之乡。
据《韩诗传》:“宣,显也”,源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宣城就以吴、楚名邑显扬于开发较晚的江南地区。汉在宣邑置县,因名宣城。西晋太康二年(281年)置宣城郡,隋大业初改宛陵县置宣城县,为宣州治。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升宣州为宁国府。元为宁国路治。明、清为宁国府治。1912年府、州并废。1914年属芜湖道,1927年直属安徽省。1949年析宣城县城设宣城市,属皖南行署区宣城专区,为专署驻地。1950年宣城市并入宣城县。1952年属安徽省芜湖专区(1971年改地区)。1980年改芜湖地区为宣城地区,行署移驻宣城。1987年改宣城县为宣州市(县级),2000年撤销宣城地区和县级宣州市,改设地级宣城市,为安徽省辖市。
皖R:池州市
池州,简称“池”,别名“秋浦”,安徽省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 ,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池州市位于安徽省南部,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南接黄山市,西南与江西省九江市为邻,东和东北分别与芜湖市、铜陵市、宣城市接壤。池州素有“千载诗人地”之誉,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所在地。又素以生态闻名,有“天然大氧吧”之称。
池,指池口河,其源有五,汇于秋浦河,绕城西过镇山,入池口河,注入大江。入江处为鱼贵口,今称池口。丁绍轼《荒政碑记》云:郡以池名,盖郭外即湖,湖外为江,郡治襟江带湖,城阙宫室,宛在池上。“州城宛如水中洲”,唐置池州,由来于此。贞观元年(627年)废,永泰元年(765年)复置池州。五代吴顺义六年(926年)改贵池县。元为池州路治。明、清为池州府治。1914年属芜湖道。1928年直属安徽省。1949年设池州专区,隶皖南行署区。1952年复隶安徽省,属安庆专区。1965年复置池州专区(1971年改为地区)。1980年撤销,1988年复置。2000年池州地区和县级贵池市撤销,改设地级池州市,为安徽省辖市。
皖S:亳州市
亳州,简称亳,古称“谯城”,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端,西部、北部与河南省接壤,西南部与阜阳市毗连,东部与淮北市、蚌埠市相倚,东南部与淮南市为邻。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亳州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中原经济区成员城市,皖北旅游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亳,古都邑名,商汤的都城。相传有三处。谷熟为南亳,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蒙为北亳,汤受命为盟主之处,在今河南偃师县西;偃师为西亳。《史记.殷本纪》:"汤始居亳。"《括地志》云:宋州谷熟县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汤都也。北周时,以谯县地近南亳,置亳州为州治,亳州之名始此。明洪武初并谯县入州,属凤阳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为直隶州。1912年废州为亳县。1914年属淮泗道,1927年直属安徽省。1949年属皖北行署区阜阳专区。1952年属安徽省阜阳专区,1971年属阜阳地区。1986年改县为亳州市。1996年属阜阳市,1998年直属省。2000年设立地级亳州市,为安徽省辖市。
本站声明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