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中国历代王朝的顺序,被世人编撰成了顺口溜,口口相传。
但其中的“夏”,距今已过数千年的夏朝,是否是真实存在过的王朝呢?百年来的考古学发掘所重构的历史,是否与史书中记载章节相同?
讲述|王珊
来源|知鸦通识APP《的一天》
01.
夏朝存在之争
司马迁的《史记》中,“夏商周”,在商王朝之前有一个政权叫做“夏”,这一记载和我们从小到大所了解到的中国历史王朝发展是相符的。
然而,在之前的考古学界,夏朝是不被承认——因为没有挖掘到相应的考古实物来证明夏朝的存在。当时的人们不由得怀疑:夏朝一定真实存在过的吗?还是说,夏朝仅仅是司马迁记载的一个传说?
我们都知道,在司马迁的描述中,夏商周三代就像我们的元明清三代一样,是三个完善的王朝——上一个王朝灭亡,下一个王朝兴起,接过灭亡王朝统治这片天下的权力。
夏灭亡了,商取代夏统治天下;商灭亡了,周取代商统治天下。
然而,通过我们多年地下考古的经验表明,事实并非我们所熟悉的那般。
实际上,在夏朝还没有灭亡时,商朝已在东方建立了稳定的统治。夏商周三代并非如司马迁所记述的那般以时间顺序前后相继。
两朝的统治区域有一部分是相互重合的,也有一部分是各自分离的。
在三代王朝的记载之中,只有夏朝的统治囊括豫北冀南地区,也就是我们印象中对于“中原”的观念。
夏活动于豫中南、晋南河伊洛流域,图源:
所幸的是,在今天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我们将这片文化遗存称为“二里头文化”。随着考古学家们的考究认证,称二里头遗址所在之地为“夏墟之地”。
如果说,有一个王朝真实存在过、并且被称作是“夏”的话,那么当今的二里头文化,最有可能是我们所说的“夏”。
02.
甲骨文对《史记》的印证
从前我们只能从纸面上的记载来探寻历史,现在的我们通过考古发掘的古代遗迹来考究古代的王朝。
此时出现了一个难题:如何用地下的考古发掘印证史书中的记载?
著名的学者王国维先生通过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来考究古代纸面上的文字。
甲骨文,即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可以说是一部商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它的内容以商王室的占卜记录为主。
商人十分信奉上天,上自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如祭祀、气候、收成、征伐、田猎、病患、生育、出门等等,无不求神问卜,以得知吉凶祸福决定行止。
甚至于曾经有一位商王的王后怀孕了,对于王后会生男生女、是否能够顺产,也需要进行占卜。
不仅限于对于占卜内容的记载,甲骨文之所以说是商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也是因为王国维先生通过甲骨文中的一次对盛大的祭祀商代先祖的记载夏商周历史百科,复原了商代诸王的世系表。
在商代的世系当中,商王的传承并非全部是父子相传,除了父死子继,还有兄终弟及夏商周历史百科,也就是哥哥死了传给弟弟,弟弟死了再传给哥哥的孩子,或者弟弟死了之后传给自己的孩子,这种情况都很常见。
王国维先生通过对这样的一片甲骨的复原和研究证明了司马迁的伟大,他证明了《史记》中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殷本纪》的合理性。根据甲骨文复原得出的世系表与《殷本纪》中的记载完全一致。只有在较为早期的三代商王的传承顺序上稍有颠倒性问题。
我们当今的历史学,无论中外,无人怀疑商王朝的存在。与对于夏朝是否存在而引发的争议不同,没有人怀疑《史记》当中关于商王朝的记载的可靠性。
这是因为中研院史语所(我国第一个国立考古机构)在殷墟地区进行过多次发掘,复原了一个庞大的都城,我们对这个都城、远古遗址、宫殿楼宇以及对这些商王的大墓的所探寻到的认知,把一个早已经被历史尘埃掩埋的王朝重新构筑在了我们面前。
复原的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图源:
相较于古人,我们无疑是幸运的,我们不仅能够追寻古人的脚步,去阅读他们记载的历史章节,亦能够通过考古发掘的青铜器、石器、遗址……那些还伫立在地面上肉眼可辨的痕迹来填补我们对于历史的认知。
在这片大地上古人所遗留给我们的零章碎简,亦是我们理解文献记载的重要标尺。
本站声明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