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若从经方开始,从方入手,而不单从理论入手,可以很快的掌握,体验到当中医的感觉,只要有兴趣接下来的进步会很快。
潘毅系列中医课程百度网盘
中医界长期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情况,很多经典理论其适应面被过分的夸大,有的甚至模棱两可,广州中医药大学潘毅周易与中医基础理论讲座百度云,比如到底“补脾不如补肾”还是“补肾不如补脾”,这个问题很难说得清。其实理论问题要结合实际情况才能说的明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体质具体病证具体分析,并没有绝对的教条。所以一开始学中医没有必要过分纠结于理论,但一开始要尽量获取对中医的感性认识周易的大学讲座,观察和体会患者的痛苦,ta生的是什么病?有什么样的痛苦?你又如何能帮到ta?
医学做的是济世活人的事,是仁心加仁术。这是个基本点,没有这个基本点,其它讲的再好,背的再熟都是无用。知识不重要,重要的是理念和方法!
千百年来,参透《黄帝内经》某些方面的要旨,并加以发挥而标立新说的代有人在。直到我国开设中医药高等教育以来,《内经》也一直被列为中医专业的必修和主干课程,从本科到博士各个层次都要学《黄帝内经》。
社会、学校、教师有责任,我们的家长有没有责任?我看不仅有,而且很大。孩子们的父母,还包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望孩子成龙成凤,太过分地追求完美。
这里,我想谈一下我当学生的体会,我说的是在校园里,规规矩矩当全日制“学校”的学生。从小学到读博士,这种学生我当了20多年,大大小小的考试、答辩,也可以说是“身经百战”了。不要说现在回想,就是当时的感觉,即各学科的设置,许多考试,甚至一些答辩,也是挺无聊的周易的大学讲座,不合理的。没办法,要毕业,要拿文凭,要拿学位证书啊。还得用点功。“用点”而已,不是那么“很用功”。我上学时成绩还不错,但不是最优秀、最拔尖的那种,有时还会“投机取巧”,“耍点小聪明”。
本站声明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