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本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周易 > 周易哲学 > 正文

    温海明教授新著《周易明意-周易哲学新探》

    2024-01-02 15:01 标签: 科学 哲学 周易 宗教 夫人

    2019年温海明教授新著《周易明意-周易哲学新探》一经出版即引起了易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事实上,此书可以说是作者二十余载学术历程迄今最重要的著作。遍览此著,读者会赞叹于作者对《周易》卦爻辞经文及《易传》的清晰解读和自成体系的独特阐释,也会对晦涩难懂的《周易》哲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更为深刻的体悟。

    一、独特的个人际遇及求学历程

    温海明教授本科求学期间,因个人家庭际遇和对人生疑惑的警觉,开始执着于中国哲学的思考。历经坎坷,作者问道游观,参禅访寺,深深体悟到人生宇宙的哲学智慧于中国哲学中一览无余。怀着对古圣先贤的无限崇敬和对哲学智慧的倾心爱慕,作者怀着一颗虔诚的赤子之心,于1996年入北京大学哲学门拜陈来先生门下攻读中国哲学硕士,自此开启了与易学的不解之缘。

    1995年,作者得授河图洛书、先后天之学;1997年结缘马恒君先生《周易辩证》(《周易正宗》前身),卦变系统解易如醍醐灌顶,此后作者向马先生求教不辍及今;燕园求读期间,作者从朱伯崑、陈来、李中华、张学智、王博、刘大钧、朱高正、余敦康诸先生研习《周易》经传,受益良多;新千年之际,温海明教授赴美留学,追随著名汉学家,美国夏威夷大学的安乐哲教授学习中西方哲学。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周易明意》是过去二十多年中的《周易》哲学沉思录,力图汇通易学与中西哲学。”由此可见,《周易明意》不是一本类似传统注本的注释之书,而是融汇了作者的生命历程和对中西方哲学的贯通解读,以及对一种意本论新哲学体系的探索和自觉。这个体系立根于中国传统哲学,上溯阳明心学,试图打通心学易等阳明后学及新儒家学脉。对《周易》的执著也是作者自担任国际易学联合会秘书长兼学术部长后,孜孜不倦去推动易学国际化的原由,从作者的著作中便可以看出,把《周易》作为沟通中西方文化的桥梁和纽带是大有裨益的。

    二、全书架构及组成

    《周易明意-周易哲学新探》主要包括五个组成部分,核心内容由第一、二、三编,三部分组成。1、第一部分:序及自序;2、第二部分:第一编,导论-《周易》哲学的人天之意;3、第三部分:第二编,易经明意-爻意分说;4、第四部分:第三编,易传明意-卦意总论;5、第五部分:参考文献及后记。下面我们具体来认识各部分的内容。

    1、第一部分:序及自序;

    序:这一部分是中国台湾著名易学家,民进党创党元老,理学大家朱熹后裔朱高正先生的撰文。朱先生回忆了与温海明教授九十年代相识,相知,亦师亦友的过程,并对作者此后在易学研究领域勤勉耕耘给予了高度评价。朱先生盛赞作者:“近些年,深通西方哲学与文化的他提出立足易学,推动易学国际化,增进文化自信,促进中国哲学与文化复兴等学术立场与相关观点主张,在当今全球化视野中强化当代中华文化主体意识,可谓具有战略眼光和责任担当。”

    自序:在该部分中,作者梳理了撰写此著的心路历程,从中可以发现作者对易学的当代创新具有高度自觉,能够站在中西哲学贯通的高度去审视易学可能在21世纪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作者沉迷易学二十余载,试图建构“心(意)通物论”,提出了全新的文王卦变方圆图,以及提纲挈领的阐述了《周易明意》建构的先天八论:生-能-向-缘-识-行-量-境与后天八论:缘-识-向-境-能-生-行-量。这也是该书最具特色的部分,我们将在文末最后具体阐述。

    2、第二部分:第一编,导论-《周易》哲学的人天之意;

    这一部分,作者阐释了《周易》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对周易的原理、占卜、易的内涵作了简要阐释,详细解释了周易的内在结构,如河图洛书、大衍筮法、象、卦、辞的所指等。尤其是大衍筮法,详尽的描述让对此有兴趣的读者定会如获至宝。另外还有对周易的卦爻符号系统,如太极、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五行、六十四卦方图与圆图、六十四卦次序、八宫卦都作了详细的解读,对于易学初学者及未曾涉猎易学密钥的读者而言,该部分甚为重要。总体而言,作者立足以《易传》解《易经》,强调经传互证,辨象证义,认为象数与义理不可分开,使用全新的卦变系统来贯通解释卦爻辞,并提出意本论哲学体系。

    3、第三部分:第二编,易经明意-爻意分说;

    在易学注解的传统体例上,由于《彖传》是对六十四卦卦辞的解释,《大象传》是对六十四卦卦象的解释,《小象传》是对六十四卦具体爻象的解释,读后感因此往往附录在具体的经文中,《文言传》是对乾坤两卦的注解,也常附录在乾坤两卦中,以便于注解阐释。《周易明意》仍遵循这样的章法。因此在这一部分主要是作者对六十四卦经文、《彖传》、《大象传》、《小象传》、《文言传》的阐释。作者的独特之处在于通过三部分,即明译、明解、明意来具体解释经文,阐述易例及建构意哲学体系。明译,是对该部分的具体直译;明解,是对具体翻解的易例及方法的说明;明意,是作者以易为依托所做的意本论新哲学体系的建构。

    作者试图将周易的每一个字和象都解释清楚,从全文看没有卦变系统的解释这是不可能做到的,正因为作者对卦变系统有了全新的贯通解释和研究,并将卦变运用在具体释易的内容中,几乎做到了整个经文的贯通,这是周易研究著作中前所未有的创举。

    4、第四部分:第三编,易传明意-卦意总论;

    这一部分是作者对《系辞》、《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的具体译解和发挥,主要用明译和明意两部分来阐释具体易传内容和作者全新的意哲学体系。在这一部分,作者几乎做到了凡字必有所释,对于周易久远晦涩的文字而言,这是很多易学研究者无法做到的。

    5、第五部分:参考文献及后记。

    这一部分主要是参考文献和成书后记。从参考文献可以看出,作者二十余载研易春秋,遍览汉、魏、唐、宋、元、明、清、民国及当代主要易学名家著作,对于想要系统研究易学及易学史的读者来说,这个参考书目可以说是研究易学史的绝佳文献目录了。

    每一本学术著作都凝聚着学人的生命和心血,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读者的生命历程和灵魂对话。从后记中,读者可以了解作者二十余载研易春秋的心得体会,以及成书所具有的艰辛创作历程。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到《周易明意》作者的辛勤耕耘和成书后的豁然释怀。

    由于时代局限,20世纪的计算机等新科学的突破性进展在书中并没有得以体现。本书也忽略了中国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没有关注到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对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根据部分学者的说法,本书在量子物理学等部分存有史料错误的问题,作者在书中还采取了辉格派的史学方法,比如对优生理论的过度宣扬,对柏拉图理论的打压等。

    从整体来看,本书依旧是一本不错的科学史著作。当时科学史的研究著作相对较少,因此作者可以参考借鉴的范例不多,在文章的叙述表达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些不足的地方也可以作为对当代科学技术史研究者们的警示。

    在细节的部分,作者采用的不是科普式的说明语言,而是相对严谨的学术叙述,因此本书的许多内容都比较难以读懂,需要读者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由于笔者的理论知识有限,在阅读时采取了泛读的阅读方式,无法深入了解其精髓,在此仅表达自己粗浅的认识。

    1.科学的基本模式:观察与思考

    科学的基本模式应该是观察与思考。

    观察是对自然界事物的挖掘、模仿与探索,这种方式源于人们探索世界的本能。人们从诞生时就在用双眼探索世界,并且将这些观察的结果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在《科学史》书中,医学往往是各个文明古国最早发展起来的学科。这一学科就源自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观察,所以早期的医学发展也脱离不开巫术。而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最开始的发展也来自于对身边事物的观察。

    这种方式还受到人们的欲望驱使,人们希望能够直接改造世界,应用科学成果,所以早期的科学往往都是在人们所能够观察到的范围内进行。这种思维模式也影响了宗教与哲学,并且形成了相应的思维模式或者是行为模式,并且以这种模式“绑架”科学的发展。对于观察到的事物的思考就是另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通过宗教与哲学进行发展,产生了“逻辑”上的“演绎法”的思想,也就是设定好实验的前提,通过观察等方式,使得结论与自己的预设相符合。

    随着科学事业的发展,科学在18世纪开始进入新模式,阿基米德式的实验方式逐渐兴起。而这种实验方式也没有离开观察与思考这两个基础的模式,而是综合考虑、使用不同的指导思想进行。

    此时科学家的观察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眼前所见,而是深入到粒子的角度,开始了新维度的探索。

    2.科学与宗教、哲学的关系

    在作者看来,宗教、哲学与科学之间是一种纠缠、难以分清的关系。

    在古代,科学依附于宗教、哲学之间,从事科研工作的很多都是哲学家,科学研究按照不同流派的哲学思想指导进行,比如亚里士多德就通过观察等方式探索天文学、物理学等知识。因此早期的科学史是在哲学与宗教的庇护下开展工作的。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与宗教、哲学的关系逐渐疏离,兴起的实验方法与自然规律的探索甚至导致了机械论的产生,并影响了哲学的发展。19世纪以来的科学与宗教、哲学之间又是相互交错的关系。

    因此在本书的最后部分,作者认为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看待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具体的问题应该留给时间去解决。所以,作者对于科学与宗教、哲学抱着含糊的态度,以实用为直接目的对这些内容进行描述,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新实在论”的思维模式。

    3.科学史的含义与意义

    科学的含义很广泛,它既可以指文艺复兴以后与蒙昧隔绝的态度,也可以指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此外,科学也专指近代的科学技术发展,读后感与古代相对立。本书作者采用的是对于自然的观察与思考的模式,这种定义下的科学避免不了与宗教、哲学产生纠葛,因此作者也特意用副标题点明它们在本书中的位置。这也表明了本书外史的书写方式,即考虑到科学与社会要素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本书的精彩之处。了解了科学在本书中的定义,笔者再来讨论一下科学史在本书中的定义。科学史是对科学史料的梳理与总结,从而起到帮助科学研究、摸索科学规律的作用。

    科学史从字面上看,就是科学的历史,因此它要符合科学的基本要求,更离不开史学的基本要求。所有的历史都是对史料的重构,科学史也是。科学是难以用只言片语写好的,因此科学史一定会有所删减,不同人的删减结果表现了他们史观的不同,更表明每个人不同的用意。比如本书中被部分人提到的“辉格派”手法,就是因为作者在对科学进行删减时,存在过度个人化的倾向,并没有做到相对客观。

    此外,科学史是对于科学的重构,科普也是对于科学的重构。科普的重构是要将科学与人文结合,使得科学的成果能够尽可能被人们所接受;科学史的重构是要从科学的历程中探索规律,总结经验。

    就本书来说,我认为它虽然是一本流行且受到科学家好评的一本书,但是在对于科学规律的挖掘上仍然存在着不足。作者:谢鹏鑫

    1、居里夫人传读后感600字作文

    我读了《群文阅读》中的《居里夫人自传》节选后,合上书,居里夫人那高尚品质使我深有感触,久久不能平复激动的心情。

    这个节选主要讲述了居里夫人在简陋、潮湿的工作室里研究科学物质的故事。这个故事完全颠覆了居里夫人以前留给我的印象。以前我对居里夫人颇有了解:她是一个科学家、物理家、化学家,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仅此而已。现在,居里夫人留给我的印象是坚持不懈、永不放弃。

    居里夫人之所以能获得两次诺贝尔奖,是因为她拥有这些高尚的品质。

    居里夫人的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我没有做到!上车“小学生阅读之星”比赛有一个飞花令的项目。需要准备30个字的诗,大概一个人要背300首诗。才开始,我抱着好奇的心态去接触这些新事物,去背诵诗词。我本来还挺认真的,后来觉得越来越无聊,甚至有时还会向我的语文老师抱怨几句,现在想想,觉得自己太多怨言了。还有一件事情我也没有坚持下来,就是甩绳的事情。

    以前,我是觉得挺好玩的,所以才去甩绳。现在看着其他同学在大课间的时候跑步、踢足球、打篮球,心里就有些不爽,但是我又不会跳绳,所以每天大课间的时候,我只能甩绳,偶尔会去跑步。现在我从居里夫人身上知道了做事情要有恒心,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须像居里夫人一样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情就得坚持不懈,永不放弃。

    居里夫人正是因为在科学领域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居里夫人的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善于思考、乐观幽默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2、居里夫人传读后感600字初一

    我读了《居里夫人传》这本书以后,觉得居里夫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坚持不懈,无私奉献。一个人如果想要取得好成绩,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并要坚持不懈。一个人如果非常自私,一心想着自己,那么也是没有太大成就的。我们要向陶行知说的那样: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然而,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做的。

    居里夫人小时候虽然生活贫穷,但她仍然坚持不懈的读书。当居里夫人来到巴黎索尔本大学求学时,穿着旧衣服,住着简陋小房,用茶水和面包充饥。读后感大学里的图书馆深深地吸引了她,一次,在图书馆里看书,居然忘了吃饭,结果昏倒在了图书馆里面,这是多么的认真刻苦啊!平常,我们在做作业,思考问题时总是怕苦怕累不愿意多想,可曾想过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多么好,可却还在偷懒;但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居里夫人居然还在认真刻苦的学习着,思考着,真是太佩服她了!

    居里夫人视名利如浮云,她一生清贫,这并不是因为她与金钱无缘。当居里夫人发现“钋”和“镭”两种新元素时,就已经有人想用高薪来聘请她去任教,但居里夫人却拒绝了,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放着那么多的薪水不拿,而要拒绝呢?因为居里夫人热爱科学,她不想把研究科学的时间减少,她要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在科学上。可见他多么热爱科学事业啊!居里夫人提炼出镭后,有人建议她申请专利,这样可以使她的生活过得富裕,可是她拒绝了。居里夫人从事科学事业并不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而是为了造福全人类啊!多么伟大无私的奉献啊,多么值得我们去学习啊!

    由于时代局限,20世纪的计算机等新科学的突破性进展在书中并没有得以体现。本书也忽略了中国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没有关注到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对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根据部分学者的说法,本书在量子物理学等部分存有史料错误的问题,作者在书中还采取了辉格派的史学方法,比如对优生理论的过度宣扬,对柏拉图理论的打压等。

    从整体来看,本书依旧是一本不错的科学史著作。当时科学史的研究著作相对较少,因此作者可以参考借鉴的范例不多,在文章的叙述表达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些不足的地方也可以作为对当代科学技术史研究者们的警示。

    在细节的部分,作者采用的不是科普式的说明语言,而是相对严谨的学术叙述,因此本书的许多内容都比较难以读懂,需要读者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由于笔者的理论知识有限,在阅读时采取了泛读的阅读方式,无法深入了解其精髓,在此仅表达自己粗浅的认识。

    1.科学的基本模式:观察与思考

    科学的基本模式应该是观察与思考。

    观察是对自然界事物的挖掘、模仿与探索,这种方式源于人们探索世界的本能。人们从诞生时就在用双眼探索世界,并且将这些观察的结果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在《科学史》书中,医学往往是各个文明古国最早发展起来的学科。这一学科就源自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观察,所以早期的医学发展也脱离不开巫术。而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最开始的发展也来自于对身边事物的观察。

    这种方式还受到人们的欲望驱使,人们希望能够直接改造世界,应用科学成果,所以早期的科学往往都是在人们所能够观察到的范围内进行。这种思维模式也影响了宗教与哲学,并且形成了相应的思维模式或者是行为模式,并且以这种模式“绑架”科学的发展。对于观察到的事物的思考就是另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通过宗教与哲学进行发展,产生了“逻辑”上的“演绎法”的思想,也就是设定好实验的前提,通过观察等方式,使得结论与自己的预设相符合。

    随着科学事业的发展,科学在18世纪开始进入新模式,阿基米德式的实验方式逐渐兴起。而这种实验方式也没有离开观察与思考这两个基础的模式,而是综合考虑、使用不同的指导思想进行。

    此时科学家的观察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眼前所见,而是深入到粒子的角度,开始了新维度的探索。

    2.科学与宗教、哲学的关系

    在作者看来,宗教、哲学与科学之间是一种纠缠、难以分清的关系。

    在古代,科学依附于宗教、哲学之间,从事科研工作的很多都是哲学家,科学研究按照不同流派的哲学思想指导进行周易哲学感悟摘抄大全书,比如亚里士多德就通过观察等方式探索天文学、物理学等知识。因此早期的科学史是在哲学与宗教的庇护下开展工作的。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与宗教、哲学的关系逐渐疏离,兴起的实验方法与自然规律的探索甚至导致了机械论的产生,并影响了哲学的发展。19世纪以来的科学与宗教、哲学之间又是相互交错的关系。

    因此在本书的最后部分,作者认为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看待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具体的问题应该留给时间去解决。所以,作者对于科学与宗教、哲学抱着含糊的态度,以实用为直接目的对这些内容进行描述,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新实在论”的思维模式。

    3.科学史的含义与意义

    科学的含义很广泛,它既可以指文艺复兴以后与蒙昧隔绝的态度,也可以指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此外,科学也专指近代的科学技术发展,读后感与古代相对立。本书作者采用的是对于自然的观察与思考的模式,这种定义下的科学避免不了与宗教、哲学产生纠葛,因此作者也特意用副标题点明它们在本书中的位置。这也表明了本书外史的书写方式,即考虑到科学与社会要素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本书的精彩之处。了解了科学在本书中的定义,笔者再来讨论一下科学史在本书中的定义。科学史是对科学史料的梳理与总结,从而起到帮助科学研究、摸索科学规律的作用。

    科学史从字面上看,就是科学的历史,因此它要符合科学的基本要求周易哲学感悟摘抄大全书,更离不开史学的基本要求。所有的历史都是对史料的重构,科学史也是。科学是难以用只言片语写好的,因此科学史一定会有所删减,不同人的删减结果表现了他们史观的不同,更表明每个人不同的用意。比如本书中被部分人提到的“辉格派”手法,就是因为作者在对科学进行删减时,存在过度个人化的倾向,并没有做到相对客观。

    此外,科学史是对于科学的重构,科普也是对于科学的重构。科普的重构是要将科学与人文结合,使得科学的成果能够尽可能被人们所接受;科学史的重构是要从科学的历程中探索规律,总结经验。

    就本书来说,我认为它虽然是一本流行且受到科学家好评的一本书,但是在对于科学规律的挖掘上仍然存在着不足。作者:谢鹏鑫

    本站声明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学习参考。

    相关文章
    要想实现天人合一,我们先要学会尊重自然、

    要想实现天人合一,我们先要学会尊重自然、

    《周易哲理与天人合一的追求》其中,《周易》作为一部神秘的古典著作,诠释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精髓,引导我们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只有领悟周易哲理,我们才能把握世间规律,顺应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总之,《周...
    <strong>《周易》对我们的人生启示,不骄不躁</strong>

    《周易》对我们的人生启示,不骄不躁

    《周易》的形成时期大约在西周初年,是人类文明产生的经典,孕育着深邃的哲学原理和思维方法,历来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历来被称之为“大道之源”,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石、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更是中国...
    易文化传统:天人合一的天人关系论

    易文化传统:天人合一的天人关系论

    这就是易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的易文化传统是在一系列的否定中积淀下来的肯定。直到明末,自然科学哲学的创立者、启蒙主义思想家方以智才正确地提出了“道寓于艺”的道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