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本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周易 > 周易研究 > 正文

    易经与现代科学的两种认知方式决定人类文明的走向

    2023-06-03 17:11 标签: 易经 科学 过去 认知 个体

    许多“大师”都说到这个易经会复兴的问题。说易经会复兴其实是广义上的中国传统文化复兴。那么易经为什么会复兴呢?难道是因为它神神秘秘的玄学思想,或者是因为其它原因?

    其实这都不是。真正的原因是易经与现代科学的两种认知方式不同。这两种认知方式决定人类文明的走向。

    一 易经的从无到有

    易经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人们编绳子把木头和石器连接起来的时候。也就是易经起源于结绳记事,而从人学会编绳子时易经就开始发展。先用草杆编成绳子,再用绳子来记一些文明发展中的大事,这种方法一直启发、引导着古人对自然的探索。一直到了伏羲,用图画来代替这种绳子的实物记事方式。图画相当于是文字的前身。

    无论是用结绳记事,或是用图画表示,对于过去所发生的事,除了能记载发生了一件大事外,其它几乎是没有信息的。在这里头,除了能通过连续性的记载才能包含着时间的因素,否则连这件事是怎么引起的,是谁引起的,动机是什么,结果是什么等等都会变得极为抽象,甚至信息的丢失。人们除了利用口口相传的神话来对某个事件做补充外,是没有办法再回头去追溯事件发生的规律的。

    但这种结绳记事或者图形的记载方式,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因为发生了某件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没有文字的记载,人们只能把视角由现在发生的事去判断即将会由此引发的事。所以易经就是建立在这种思维而形成的一套人的认知理论。

    今天下了场雨,古人只能想着这场雨会使山里的动物躲起来,会使山里的雾瘴变得浓烈,也会想着这场雨之后会不会放晴,古人会如何想着这场雨是怎么产生的?他们会想是因为前几天看到了偶然出现的事件引起这场雨产生的,会想是因为某件事引起这场雨产生的。也就是说古人只能把某件事的发生与即将发生的事产生联想。如果是这样,也并没有什么出色之处。

    但古人偏偏根据这种思维发现现在发生的事物与未来发生的事物是个体与整体的这种关系,而不是单纯一对一的这种联系。比如众多的草杆编成了一条绳子。比如数日的晴天累积成了未来的一场雨,比如很多人一起捕到了一只猎物。古人发现,未来的一件事是由现在的众多个体去完成的。今天下了场雨,是前面可能连续20天没有下过雨造成的。也就是说是20个晴天累积了今天的一场雨。是众多个体集合形成了一个今天的事件。

    这种思维方式,使易经获得了思维的正确性,并确实揭示了许多奥秘。首先古人认为的时间是个体的积累,是个体到整体的转变。比如我们前面讲的20个晴天累积达到雨天。我们现在认为这20天是连续性的,但在易经里不是这样认为的,易经认为这是晴天这个个体数量的积累达到雨天的转变。是生数到成数的过程。在不同的一个事件中,不同的参考系里,这个生数到成数并没有一个绝对值。而是一个数6来表示。

    所以,在易经中人的视角是以现在着眼于未来,把现在发生的事通过量的积累,达到未来的某个事件的产生。这种认知方式是把现在做为未来的个体,通过量增,达到未来的事物属性的转变的。

    二 科学的从有到无

    现在的科学大家都清楚,就是发生了某件事,人们再因这件事回头去追溯它发生的原因,从偶然性的事件中寻找其发生的必然性。一场雨,人们回头从云气,风向,气压等方面分析了这场雨发生的必然性。有必然性,就形成了可遵循的科学真理。

    因此,科学是建立在一个已经发生的事情之上的,人们再回头去研究其产生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联,从而由多种因素揭示这件事发生的原因、过程及结果。如果没有这件事发生,人们就采用实验的方式,以模拟事件的发生,然后再寻找其发生的必然性。

    因此,科学的认知是建立在人能够对该事件的发生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至少要在人们有了文字,能对事件的各种原因、环境等个体因素进行总结,甚至要有重新模拟事件发生的条件,然后人才能根据复原的各个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而这种研究分析还需要人具备了较高的经验知识,如自然科学的进步。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建立科学的认知是在人具备了较高的生产力上。而对人的要求是要有较高的自然科学知识,才能做到科学的认知。

    三 易经与科学二者认知的优劣

    现在的人基本上是肯定科学的认知方式,否定易经的认知方式的。然而我们也知道,否定易经的认知方式是基于科学的一种傲慢。是站在不同生产力水平上的傲慢,就如一个年轻人对一个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式的那种傲慢。

    现在的科学认知也是存在着许多不足的:

    1,必须先有事件发生,才能回头去研究。如果没有某个事件的发生,那么人就不知其好坏了。比如核武器,只有原子弹在广岛上落下,人们才知道这样的武器应该受人类的制止。所以这样的科学在认知上总是体现出滞后性。即只有事件发生了才能去研究它。

    2,人会陷入历史的泥潭里。科学总是回头研究过去,并因此而总结出规律适用于未来的。那么人就会不断地总结过去,甚至停留在过去已发生的事件的各个因素里。这和过去强调遵守祖制,保留遗风的陋习思想是很像的,人会一直停留在过去的历史里。如当欧美在经济发展出了问题,他们一定会寻找过去摆脱经济困境的原因,重新陷入科技的新殖民里去一样。

    3,科学从过去总结出的经验和真理未必适用于未来。因为在事物发展中,往往存在着一个质变。当一件事由另一件事发生质变而来,那么至少证明新事件的属性不同于旧事件的属性,并且高于旧事件的属性。所以从旧事件总结过来的经验就不适用于新事件。例如当货币属性发生质变时,任何过去的经济学原理就不再适用于未来的经济发展,而这就是经济学的改革必要性。如此你就会看到牛顿打破了前人的定理,爱因斯坦打破了牛顿的定理,量子学又可能突破前人的定理等等。

    4,对科学的认知要求较高,不适用于大多数人。当某件事发生时,在知识储备上低的人就无法做出对这事件的认知,于是只能由知识储备高的人来做出判断。这就是形成“专家”“教授”的原因。因为他们的知识储备量高,可以获得话语权,而普通的大多数人就会失去话语权。这在认知上就形成了不平等。当专家成“砖家”,教授成“叫兽”时,人们也就陷入了认知的危机。这还会令整个社会倾向于过去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对未来的预判能力的尊重。而事实是一个对未来具有预判能力的人远远比一个只积累过去知识仓库式的人来得重要得多。

    尽管科学的认知存在着许多不足,但它比易经好的就是一个确定性。易经的不确定性必然是一个大问题,但我们要知道易经是建立在人对自然、物质极为低弱的环境里。而未来对易经的确定性研究,恰恰正是易经复兴的开始。

    易经产生于早期低生产力之下,所以易经必然只存在于意识层里。学易经的人往往首先碰到的是给自己建一个思维模型的问题。以前我常常会说别人这个讲得不对,那个说得有问题,但现在基本不会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易经思维模型。思维模型用对了,你就能发现易经了不得。思维模型用错了,你又觉得易经纯属扯淡。

    就比如河图洛书,有人以银河为图,有人以黄河洛水为图,有人以人体为图,有人以地球为图等等。你说不对吗?只要说得通那就是对的。因为易经本就可以对应天下万物,你说怎么不适用银河黄河人体地球呢?其实是对的。只是你要能讲得通,否则就是思维模型不适合你。

    我是以结绳记事为思维模型的。用这种思维模型我觉得可以讲得通,从阴阳、八卦、河图、洛书到六十四卦的应用,都能讲得通,那至少说明这个思维模型是适合我的。那么,易经讲什么呢?易经对事物的认知又是怎么样的?

    四 易经的思维高度

    易经认为这世界的阴阳关系是由阳到阴,阴又做为一个阳,组成新的阴。换成现在的说法就是个体组成整体,整体又做为一个个体,形成新的整体。当下的任何事物现象既是过去的阴,又是未来的阳。再往前追溯,个体就是无,是微观的,是能量,而宏观是物质。微观经过粒子的碰撞形成物质,物质构成了宏观,当宏观消失又变成微观。

    微观和宏观是相反的,但又是相同的。都是四象。微观是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四象,宏观是太阳、少阳、少阴、太阴四象。微观是以极为体(正、负单极,运动为体),宏观是以中为体(静止为体)。所以微观以中为用,宏观以极为用。微观是天,宏观是地。而引起这两者质变转换的是生命。

    生命的形成是能量与物质结合形成细胞,一开始先是由统一的能量向多样的物质生命体演变,经历四象:微生物、单细胞生命 ,植物,动物,哺乳动物。这是由能量的统一性向物质的多样性演变。而在哺乳动物里质变出了人。人的进化是由物质的多样性向能量的统一性进化。也是要经历四象:本能的突破(智人出现),土地自然的突破(夏商周),物质的突破(天下大同),创造力的突破(思想的同一性)。

    在每个不同时期仍然是以四象来表现:比如在突破土地自然的局限时,人类文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氏族社会时代,夏商周时代。在突破物质多样性时也是要经历四象:阶级社会,共享物质的社会主义社会,共享科技文明的社会主义,天下大同(共产主义)。

    在易经中,生命的运动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用乾、坎、离、坤四个中卦表示。

    为了揭示这四象的关系,用八卦代表事物本身的属性。因为事物发展都是由少到多的累积方式,所以这八卦也就是从1到10的关系。乾为3,相当于30%。坤为10,相当于100%。为了表示本体的变化,又用了天干来表示。为了表示事物发展的过程,就用地支来表示。这每一个象同本体都有不同的关系,第一象为水,是聚变生成的关系。第二象为木,是新生多于死的关系,第三象为火,是裂变发展的关系,第四象是金,是死多于新生的关系。由第四象进入本体,形成本体质变的关系。

    在意识层里,易经发展到极为惊人的思想成就,就是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可以用伏羲的矩和女娲的规来解释:矩就是直角三角形。古人发现阳与阴相交正是直角,根据商高定理,一边为三,一边为四,则斜边为五。那么阳是三,阴是四,则我们就可以知道了本体的五。于是只要知道个体的属性(八卦)和整体的属性(也是八卦),那么由两个卦我们就可以知道本体,所以就有了八卦两两相叠的六十四卦。那为什么是六十四卦呢?因为时间是圆的,把一个圆八等分,过中间的三角形可以分为56个,再加八个重叠的卦,正好是六十四。。。。。。

    懂得这些道理,六十四卦就变得极为有意义了。伏羲的矩,告诉我们这个宇宙是三维的。女娲的规,告诉我们时间是圆的。三角形再加一个圆形的时间,这和我们现在的三维加一维时间是一样的成就。但是,我们现在只知道它是个概念,而在易经的六十四卦却已教我们如何运用这个概念了。所以说,易经在意识层面的先进性可能远超我们现在的认识。

    五 易经为什么没落

    易经的没落是因为文字的出现。

    在文字之前,易经是以结绳记事和图形来演示的。但有文字后,文字的单一性使易经在认识上出现了约束。比如画一条直线,我们一眼就能看到这条线有两个点,一点动了,另一点也动了。所以很明显我们就有了两种属性的认识。但一个“线”字,只能在头脑里产生了一个抽象的概念。所以文字往往在表达两面性时就不具有优势。

    正是文字的出现,使易经所表达的矛盾、运动、组合等关系被忽略和约束。在秦之前,老子、孔子、列子等诸子百家已经就碰到这个问题。所以常常同时讲一个事物的两面性,说此必说彼。但这时还是出现了一些单一概念的曲解,比如《鬼谷子》里就把阴阳定义为一个事物的两面属性。而易经在阴阳上指的是个体和整体的概念,是绳子和草杆的不同,是记事的结与记事的绳子的不同。后来五行说出现,尤其是秦之后,随着文字的成熟和统一,阴阳彻底变成了同一事物的两面性上来。尤其到中医里更是如此。

    许多文字的单一概念性使易经这种包含矛盾,包含运动,包含集合等属性纷纷消失,也使易经渐渐落入玄学的范围里去。

    天人合一研究周易的现实意义,在易经里,天是阳,是指过去发生的事让人形成印象、经验、理论等能量性的东西。这些东西会决定人现在的行为,所以“天人合一”指的是人要根据经验、理论来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但后来的天变成了神秘不可知的一团能量。这就是用天的概念套用到易经上。

    鬼,在甲骨文里,鬼是指河图中的下方的绳子。就是四面八方的意思。中是本体,而鬼就是指本体之外,处于第一象刚开始的因素。但后来的鬼成了神秘的未知物。

    神,在甲骨文里就是申,指的就是河图的中。换成我们现在的说法,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就是国家的神,但现在这个神也变成了超越人之外的神秘物。

    甲在甲骨文就是乾的意思,是开始的意思,乙在甲骨文里就是绳子的意思,但甲和乙在后来的文字里特别是属性上更是做了歪曲,(如:奇门遁甲,甲是“帅”,乙是奇),在河图中,乙是甲的成数。但现在意思全变了。

    这种例子数不胜数。由于文字的抽象性和概念的单一性,以及后人赋值的不同,使得易经的许多重要概念被曲解,导致了思想被淹没。

    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文字的出现,使人们对事件可以有一个完整的记录。在这个记录中,人们很自然地从易经的不确定性中转身从过去发展的轨迹里寻找确定的因素。文字的出现,使人的思维转向了有到无的探索上。

    因为如前所说,易经是停留在意识层面上的。它要继续发展下去,就必然要寻找一个可以存放的实物寄托上。于是人类的文明就从无到有,转向了有到无。但当有到无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它又会从无到有开始。而这就是易经的“反者道之动”的必然性。因为时间是圆的,事物的发展和运动都是以圆的方式出现的。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历程中,总是不断地从能量向物质,物质向能量来回去运动。

    六 为什么我们说易经会复兴

    易经的复兴当然不是那套神神秘秘的算命、卜卦、成仙修道等东西复兴,而是以科学的方式复兴。因为易经的复兴取决于是否能找到从意识层落到实质性的概念理论上来。而现在的原子理论量子理论等都具备了易经沉降成一个理论上的因素。所以易经有了复兴的基础。如果人能理解量子、原子、夸克这些东西的原理,易经也是可以被人为广泛理解的。

    当文字的功能被减弱,人类可以以图像、音视频,甚至动画等来模拟易经的运动原理时,易经就可以不受文字的限制,在表达上更趋于完整。

    更重要的还是取决两点:

    (1)当人们发现知识多与知识少,甚至信息获取不公平会对人的认知产生不公平时,人们就会寻找另一种方法与这种不公平对抗。比如股票债券市场就是如此。业内人士和圈外散民就形成了这种专业分析与数据获取的不公平性时,人们就会寻求另一种方式解决这种不公平。于是当专家们用过去数据来获得优势时,普通人会寻求向未来看来寻找一种机会。而易经一旦走向科学分析,进入相应的确定性里。易经就会受到大众普遍欢迎。

    (2)当社会处于某种质变时,人们会发现过去的知识不能用于现在的事物分析。人们就会寻求另一种看未来的方式获得对事物的了解。因为我们知道当社会、事物发展中发生质变后,前后两种属性不一样,所以无法用过去的知识来套用现在的事件。比如经济学就是如此。当过去的知识无法解决眼下的问题时,就意味着事件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为了趋吉避凶,人们会寻求一种向前看的认知理论。

    易经整体是完整的,只是陷于意识层面。易经有许多似是而非的东西。比如命理学,比如卜卦,比如斗数、梅花易,甚至中医、风水等。这些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中医,如果中医认识到阴阳并不是事物的两面性,而是整体与个体的关系研究周易的现实意义,也就是说是器官与细胞的关系,是人体与各个器官的关系,那么西医这种研究细胞、基因等就能丰富中医里阳的知识。而由阳组成的阴,那么中医自然就吸收了西医的知识为己所用。那么中医的时代也就来临了。

    现在科学所研究的理论和成果也是如此。基于过去所研究出来的真理、定理在易经中形成了阳,而根据这些人们推导出未来的阴,这就是我们说的顶层思维吧。

    事实可以证明,易经的复兴并不是否定了现代科学,而是把现代科学做为阳(个体),向未来的阴(整体)推进一步,由此形成易经的无生有,到科学的有生无,再到现代易经的无生有。

    本站声明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学习参考。

    相关文章
    深入解析乾卦卦辞:元亨利贞的含义与价值

    深入解析乾卦卦辞:元亨利贞的含义与价值

    《周易》乾卦解析1、乾卦卦辞解析(2)《周易•彖传》对乾卦卦辞的阐释《周易•彖传》是孔子用以解释卦辞的,关于乾卦的卦辞,《周易•彖传》这样说到:2、乾卦卦义解析《周易•大象传》是孔子用以阐释卦义的,关...
    《归藏》商代原始版本失传了

    《归藏》商代原始版本失传了

    二者的相互糅合构成了学术史上“《归藏》殷易说”的渊源。这些占卜记录和工具由于年代久远,所能提供的信息十分有限,许多问题还存在争议,还不能认定其为“殷易《归藏》”,但对于探究“殷易”及其与《周易》筮法的...
    刘大钧:周易经传研究《周易概论》中诸多疑

    刘大钧:周易经传研究《周易概论》中诸多疑

    因此,研究中国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对《周易》的研究。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在易学史研究方面具有优势,并取得了一些有相当影响的成果。这充分显示了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易学史研究的势力。(四)山东大学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