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了倡导科学严谨的学风和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鼓励研究生刻苦学习、大胆创新,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北京大学每年评选一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表彰论文作者及其指导教师,介绍学术成果展示学生风采。
作者
简介
李震,男,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2013级博士研究生(直博),师从杨立华教授,博士论文题目为《邵雍哲学思想研究》。
2015年8月到2016年12月,该生为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博士在读期间曾在《周易研究》《中华文史论丛》《哲学门》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书评十余篇。
论文简介
邵雍是北宋年间的重要哲学家,与周敦颐、张载、二程并称为北宋五子。我在本科阶段,对邵雍已有初步的了解,深感兴趣于其思想之恢弘瑰伟;进入博士阶段后,在导师的指点下,遂决定选择邵雍作为自己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
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如何理解邵雍,一直是一大难点。邵雍思想繁难复杂,而文献记载又聚讼纷纭,想要明晓邵雍思想之原意,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同时,作为北宋道学的建立者之一,邵雍的思想又构成了整个宋明理学的重要源头,如何理解邵雍在“道学之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邵雍研究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我的这篇博士论文,就是希望对邵雍思想作一番系统、综合的研究,真正讲清楚邵雍思想的内在结构、精神气质和历史定位。
这篇论文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邵雍的生平与著作情况作了深入考证。论文对现存邵雍主要著作的真伪、篇目和结构作了全面的考订,澄清了此前关于邵雍生平与著作情况的诸多误解,为研究邵雍思想提供了可靠的文献基础。
第二论周易的哲学思想论文,对邵雍的师承情况作了系统辨正。论文指出,在学界所关注的李之才一脉外,邵雍学术还受到其父邵古的深刻影响。邵雍《观物内篇》与《观物外篇》就是分别以邵古与李之才的思想为主发展而来。以这一辨正为基础,论文对邵雍思想的来源和结构作了清楚的说明。
第三,对邵雍易学作了全面的研究。论文将邵雍易学置于易学史发展的宏观背景之下,从整体上说明了邵雍易学的问题意识与总体特点,揭示了邵雍易学的基本结构,并围绕卦变、成卦和易图三个主题,对邵雍易学的内涵作了详细分析,指出邵雍的象数体例在根本上所要表达的是生成与运动的自然之理。
第四,系统论述了邵雍的体用思想。本文认为,邵雍的体用论继承了中国哲学固有的形质论的体用论的传统,而以本体论的体用论为其立言所针对的对象,其意在于阐明经验世界当中的物理。从来源上说,邵雍的体用论是对其父邵古的音韵学思想的哲学发展。围绕体四用三和体用对待这两个维度论周易的哲学思想论文,论文对邵雍体用论的内涵作了系统的说明,指出了体用论在邵雍思想中所占有的极为关键的位置。
第五,分析了邵雍的心性思想。论文以概念分析的方式呈现出邵雍心性论所具有的复杂结构,认为邵雍在价值取向上具有儒道兼综的色彩,并就邵雍心性思想所蕴涵的工夫路向作了说明。
第六,讨论了邵雍的历史与政治思想。论文对邵雍《皇极经世》的性质与体例作了深入分析,对邵雍皇帝王伯之说的源流演变作了详细梳理,指出邵雍理论相较于前人的发展之处。围绕圣人与皇帝王伯之说的关系,论文对邵雍的历史与政治思想作了细致的辨析。
导师评语
邵雍思想学界已有非常多的研究,要写出新意有较大难度。本文在充分吸收了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邵雍思想作了全面研究,在全面和深入程度上皆超越了同类成果,是目前最为优秀的邵雍研究著作,对于前人研究有很大的推进,选题很有意义和价值。
本文在材料的掌握和运用上做得非常好。文中创新之处颇多,如澄清邵雍学术之渊源,分析邵雍易学之结构,确立体用论在邵雍思想中之地位,皆发前人之所未发,表现出作者优秀的学术训练,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求真求实的良好学风。
本站声明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