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古老而又灿烂的汉族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周易是周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生根开花在宝鸡岐山,弘扬于中国九州大地。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世界诺贝尔奖颁奖大会上有过一个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周易的哲学作用,必须回头去吸收2500年前中国孔子的学问。”而孔子最为崇拜和推崇的,是周礼文明时代,是周初的圣贤“三王”(周太王、周文王、周武王)、“三公”(周公、姜太公、召公)和劳动人民顺应历史潮流,继承夏、商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所创造的周文化。
据记载,周族最早是西部的一个部落。周人的祖先后稷,名字叫弃。在尧帝时,周族首领弃被举为“农师”,负责农业生产方面的事情,受封于邰(tai,今武功西南),被尊称为“后稷”。
后稷的后代不窟,在夏朝末年丢掉了祖上传袭下来的“农官”职位,只好率族人往来、奔走在西部戎、狄部族之间。传到了不窟的孙子公刘时,他率领族人在幽地(陕西旬邑、彬县一带)发展农业,《史记·周本记》记载:“周之兴自此始。”公刘下传九世大约有二百余年,周族首领叫古公亶父(即后来被尊称为周太王),因无法忍受戊、狄部族的侵扰,就率领周人南迁,经永寿、麟游,翻山越岭,西南而渡漆水,迁至今天宝鸡岐山之阳(南)的周原沃野。这个古公亶父便是周王朝的奠基人、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国语》云:“周之兴也,凤凰鸣于岐山。”
古公亶父传位给小儿子季历,季历因征战功劳被商王太丁封为西方诸侯之长,号称“西伯”。但由于周族势力的进一步发展威胁到了商朝统治,商王太丁出于政治考虑,设计杀死了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继位后,为兴周、灭商、报父仇作了大量准备工作。暴虐无道的商纣王即位后,对周族的强大有所忌惮,便将西伯侯姬昌囚禁于羑里(在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北4.5公里),长达七年之久。据《左传》和《史记》记载,西伯侯姬昌囚于羑里七年,经受了殷纣王的重重折磨和生死考验,表现出坚强不屈的高贵品质。西岐大臣闳夭等人想方设法营救姬昌出狱后,他一方面在属地继续实行仁政,另一方面养民蓄兵,不断对外扩张,先后击败收复犬戎、密须等部族,攻灭黎、祟等商朝诸侯,西伯侯晚年时,周的势力已经非常强盛,号称“三分天下有其二”,为其子周武王姬发讨伐攻灭商朝纣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武王伐商建立周朝后,尊谥姬昌为文王。此后,周朝兴起,广开中华文明之源流。
根据《史记》记载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说法,可以认为《易经》为周文王所著。其实,按照传统的说法,《周易》成书的历史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即:上古伏羲氏画八卦,“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视作八卦”(《周易·系辞传》),以一种更为简明方便的符号代替了结绳记事符号;中古周文王重为六十四卦,作卦辞,周公作文辞;下古孔子作十翼以解经。后经历代哲人贤士的研究开发及统治阶层的传承,周文王的《周易》成为中华国学圣经、诸子百家之源,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周易文化。“可以这样说,文王当时做的是很伟大的科学研究,他对自然、社会的万事万物的分类归纳总结和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揭示和描述,是如此的严密和准确,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历几千年而不衰”(丹明子:《易经的精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
《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向来列为群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之首。《周易》的义理精华造就了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周易》的道德诉求化育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周易》作为规范和影响华夏民族思维方式、帮助华夏子孙决疑解难的工具书,其逻辑属性自应居于首位。
自古以来,历代给予《周易》以极高的评价: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源头,是《周易》;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主轴,是《周易》;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有三千年时间是在《周易》思想的主导下展开的。
《周易》强调生生不息,认为整个宇宙是生生日新的“大化”之流,是不断的变化的,这与我们今天的“与时俱进”思想相一致;《周易》十分强调国家的统一,反对分裂割据,这也是中华民族大团结思想的源头之一;《周易》提倡“万国咸宁”,中国从来的主张都是“天下一家”,这与我们今天的“和平共处”原则相一致;《周易》有浓厚的民本思想,主张执政者“与民同患”,把人民的忧患放在心头,这与我们今天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周易》重法治,主张“明罚清而民服”,要求执法公平,赏罚严明,一切法令制度贯彻“遏恶扬善”的原则,这与我们现在“依法治国”相吻合;《周易》告诫人们凡事不可过分,要时刻想到“物极必反”的原则,这对我们今天建设绿色的、美丽的、环保的家园有深刻的启示;《周易》,平安和危险,稳定和轻浮,这两者就是阴阳的关系,告诫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要变化、要改革、要发展,这与我们现在的全面改革、持续发展更是血脉相连。
而周文王的一生、他一生的事业都是围绕在我们宝鸡岐山这个地方开展的,我们宝鸡作为《周易》文化的发祥地,这应该是没有什么悬念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把周礼之乡与周易文化传承弘扬、开发周易文化产业结合起来、融合起来。
富民、养民,发展工商业,这与《周易》是有渊源的。比如《周易》主张发展农业,安定人民生活;主张国家要节约开支,“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主张要发展手工业,使物产丰富,方便群众,“备物致用,立成器,为天下利”;主张发展商业,促成物资交流,“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等等。这些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倚重宝鸡其善的周易文化资源,充分认识到发展周易文化创意产业是一项专业性强、地域性强、附加值高的产业,进一步挖掘周易文化产业的潜力,提高周易文化创新的动力,从周易文化中挖掘新的产业或产品,创造出周易文化一流产品,让群众乐于接受,形成旅游、餐饮、度假、娱乐、养生、购物的一条龙产业链,提高宝鸡岐山作为周易文化发祥地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整合全市优质旅游资源周易的哲学作用,提升整体旅游接待品质,带动宝鸡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娟儿,系在职研究生。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喜欢此文请点赞留言,欢迎转载,感谢光临!
本站声明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学习参考。